第九章 致富之道(2 / 2)

曹操望著郭奕,歎了口氣,雙手扶著大腿,唏噓緬懷地道:“瞧你的樣子,讓我想起了原來我起兵時的情景,那時他們也是如你這般,隨便一坐,便和我高聲談論天下之事,如今,一個個看到我,卻是如同驚弓之鳥一般,有時想來,不知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郭奕安靜的聽著曹操的唏噓,隻覺身前這位手握重權的梟雄更像一位家中長者,他定了定神,禮貌地道:“世伯得到是敬畏之心,少的卻是親情之心、友情之心,世伯為天下蒼生用心,換來的自然是忠心。”

曹操雙眼一亮,直勾勾的看著他,緩緩的說道:“沒想到卻是看錯你了,剛剛感覺你呆呆的,後來感覺你大大咧咧的,如今再感覺,你很不錯,嗬嗬……”

郭奕啞口無言,沒想到這麼一會的功夫,對方卻是給他連著換了三個定論。

曹操撚著胡須,擺出一副和藹的笑臉,說道:“奕兒,因為你家族的探子越過了界,此次我專門派人調查了你,外麵的人多罵你傻子、敗家子,但他們都沒想到,你隻用了短短三年的時間,就將郭氏壯大了三倍不止,當我知道的時候,連我都嚇了一跳,我很想知道你是怎麼做到的,能告訴世伯嗎?”

郭奕聞聲色變,不過很快釋然,以對方的能力,要調查郭氏,不過是朝夕之間的事。

依著原有的性子,郭奕最多是敷衍兩句便完事,此時,他想著師父的話,卻突然很想在對方麵前顯擺一下自己,他略微整理下思路,說道:“世伯,簡單點來說無所謂兩個方法,第一、種植理念,第二、先進工具,第三、肥料養田。”

曹操滿臉疑問的問道:“三種方法聞所未聞,世侄可細細說與我聽。”

郭奕輕咳了一聲,麵對著曹操,目光平和自然,聲音鏗鏘有力的說道:“大漢以農為根,農以田為本,如今各大家族多種植粟米,而郭氏多種小麥,粟米即使良田種植,一畝地產出不過三石,而小麥畝產可達五石多,而粟米價格與小麥價格相差不多,所以這是第一點,種植理念不同,我一畝地可以賺別人兩倍的錢。

當然世伯肯定會有疑問,旱地未見死粟,小麥卻需要大量的水,兩者比較而言,自然是種植粟米更好,這點說來得力於我們郭氏發明的工具,也就是第二點,我們自己創造了‘筒車’,所謂筒車,水輪直立於河邊中,輪周斜裝若幹竹木製小筒,可達四十二管者。水流湍急而下,推動主輪,輪周的小筒依次灌水而滿,輪周頂部接以木槽,水至頂自己傾出,順木槽導入渠田,因此旱地也可種植小麥。

而我郭氏還發明曲轅犁,區別於現如今的直轅犁,一人一僅用一牛耕地,較原有方法,可多耕一倍多麵積,所以郭氏種地的成本要比別的家族低的多。

當然,世伯肯定還有疑問,小麥一畝良田產量多是不到四石,為何我郭氏可以產出五石?

其實很簡單,就是我說的第三種方法,肥料養田,郭氏所製的肥料區別於如今常用的草木灰,而是將河泥、青草、樹葉、畜糞、人糞放於坑內,加水浸泡,夏天不過兩月便可成肥,兩年一次用肥,便可保證土地肥沃。

有這三種方法,郭氏千畝田地便可都成為好田,一年產糧五千石,可供千人大軍半年用糧。

小麥種植完後,可繼續種植大豆,我郭氏田地產量可達二石,歲入兩千石。

世伯,郭氏的秘密說來很簡單,就在於這三種方法。”

一氣將話講完之後,郭奕麵有得色,洋洋自得的望著曹操。

未想到曹操此刻一張臉拉的老長,額頭的青筋都繃了起來,咬牙切齒地道:“有如此好的方法,為何不報給朝廷,你知道你害死了多少人嗎?你見過十萬軍隊餓著肚子打仗嗎?百姓流離失所,若是你將這方法早報上來,天下少死多少人,你知道嗎?”

曹操問出的幾個問題將郭奕瞬間打懵了,他怔怔的站在原地,甚至連曹操的離去都沒有發現,那幾句指責讓他陷入一片愧疚之中。

站了良久,他的身子終於動了一下,猛然長喘一口氣,悵然道:“不對啊,怎麼全成我的事了,怎麼天下還有這種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