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四大凶獸(2 / 2)

荊易也道:“陛下除了稍有一些激進,總的說來還是一位治國有方,愛民如子的好國王,而且平日裏對霜月傭兵團也算是照顧有加。我們此行雖然凶險,但也自當盡力而為,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實在沒有辦法,也不可強求,總之,安全是第一位的。至於這饕餮之牙之心怎麼會出現在堰寒島,的確有些費解,到時候見機行事吧!”

“饕餮,傳說中的上古四大凶獸之一,它的心又有何用卻倒是真讓我感覺費解了!”唐問天熟讀《山海經》,對上古四大凶獸也略知一二。

中國上古四大凶獸,分別是四名“大惡人”的化身,也就是指三苗、驩兜、鯀與共工,他們都因為反抗權力者而被殺,死後精神不滅,被當權者侮為“邪魔”,也就是四大魔獸,分別對應:饕餮,渾沌,窮奇和檮杌。

饕餮,傳說軒轅大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亦有傳說為“龍生九子”的九子之一。《山海經?北山經》有雲:“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麵,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麅鴞,是食人。”

混沌,上古的凶神。傳說它形狀肥圓、像火一樣通紅,長有四隻翅膀、六條腿,雖然沒有五官,但是卻能夠通曉歌舞曲樂。《神異經》雲:“昆侖西有獸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似羆(音皮)而無爪, 有目而不見,行不開,有兩耳而不聞,有人知性,有腹無五髒,有腸直而不旋,食徑過。人有德行而往抵觸之,有凶德則往依憑之。

窮奇,其狀似虎,有翼能飛,便剿食人,知人言語,聞人鬥輒食直者,聞人忠信輒食其鼻,聞人惡逆不善輒殺獸往饋之,名曰窮奇。言此為大惡之獸。《山海經?海內北經》道:“窮奇狀如虎,有翼,食人從首始,所食被發,在蜪犬北。一曰從足。窮奇是中國傳說中抑善揚惡的惡神,靠吃人為生。據說窮奇經常飛到打架的現場,將有理的一方鼻子咬掉;如果有人犯下惡行,窮奇會捕捉野獸送給他,並且鼓勵他多做壞事。古人也把那種不重心意、遠君子近小人的人稱為窮奇。

檮杌,其狀如虎而犬毛,長二尺,人麵,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攪亂荒中,名檮杌。後來“檮杌”被用來比喻頑固不化態度凶惡之人。

“而堂堂大唐帝國,能人異士定然多得海了去了,卻不知為何偏偏要找上我們,這就更加讓人費解了!”唐問天覺得有太多不對勁的地方。

“唐兄弟有所不知,大唐帝國縱然能人異士不少,但有的事情,卻不是官方方便出麵的,這也正是傭兵團存在的價值所在!”荊殘陽語氣中略圖有些自豪:“而且在整個瑪法大陸,雙S級傭兵團隻此一家,別無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