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丘吉爾於6月7日再次飛赴華盛頓,同羅斯福總統進行了會晤。在這次會晤中,丘吉爾不但與羅斯福討論了開辟第二戰場的問題,還就研發原子彈方麵的事務與羅斯福交換了意見。
就在丘吉爾訪問華盛頓期間,北非的戰局再度惡化了。6月20日,隆美爾的非洲裝甲集團軍攻克了英軍重兵防守的托布魯克港,數萬名英軍被俘。當天上午,丘吉爾正在白宮與羅斯福交談,忽然羅斯福離開了一會兒。回來後,羅斯福一臉憂慮地交給丘吉爾一封電報。
丘吉爾接過電報,隻掃了一眼便呆住了。電報上說:2.5萬名英軍在托布魯克港被俘。後來進一步證實,被俘人數實際多達3.3萬人。
半晌,羅斯福關切地問:
“我們能幫你什麼忙?”
丘吉爾回答說:
“給我們大量謝爾曼式坦克,能給多少就給多少,並且盡快運往中東。”
羅斯福立刻叫來總參謀長馬歇爾將軍,命他立即就此事進行安排。羅斯福一次性為英軍提供了300輛謝爾曼式坦克和100門自行火炮,並直接運送到蘇伊士運河。
羅斯福的援助對英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美製謝爾曼式坦克無論在裝甲厚度上,還是火力上,都要比德國的虎式坦克優越。
6月26日,丘吉爾返回倫敦。因為英軍在托布魯克港的失利,他剛回國就遭到下議院議員們的抨擊,但批評者們自己也提不出什麼建設性的議案。丘吉爾坦然承認托布魯克港的悲劇,也不為自己辯解,但他抓住非難者們自相矛盾的發言和錯誤的說法進行了有力的還擊。結果在信任投票中,他和他的戰時內閣以475票對25票再次獲得大勝。
這場風波雖然逐漸平息了,但丘吉爾意識到:隻有戰場上的勝利才能穩固自己的首相地位。這一情況促使丘吉爾更加堅定地認為:首先攻擊法屬北非無論對英國來說,還是對他個人來說,都要比在歐洲大陸開辟第二戰場更加緊迫。
經過一係列緊張的談判,羅斯福總統最終同意了丘吉爾的觀點。
8月初,丘吉爾借訪問莫斯科之機順道察看了埃及前線。在英軍總參謀長布魯克將軍的支持下,丘吉爾撤換了英軍中東總司令和第八集團軍司令官之職,令哈羅德·亞曆山大將軍接替奧金萊克任中東總司令,伯納德·蒙哥馬利將軍擔任第八集團軍司令官。蒙哥馬利和亞曆山大這對師生出現在北非很快就扭轉了戰局,為英軍贏得了聲譽,也讓丘吉爾穩固了他在戰時內閣中的地位。
(三)
1942年8月10日深夜,丘吉爾從埃及首都開羅飛往莫斯科,準備當麵向斯大林通報關於改變在法國北部登陸開辟第二戰場的決定。兩天後的下午,丘吉爾的座機安全地降落在莫斯科的首都機場。
當天晚上,丘吉爾就前往克裏姆林宮,與蘇聯領袖斯大林舉行了會談。在會談開始的兩個小時裏,克裏姆林宮的氣氛顯得陰森而沉悶。丘吉爾一開始就坦率地告訴斯大林,1942年無法在法國北部登陸以開辟歐洲第二戰場。
斯大林顯然對此不大滿意,他陰沉著臉說:
“我對戰爭有不同的看法。不準備冒險就不能取得成功。我真不明白,貴國為什麼如此懼怕希特勒呢?我的經驗告訴我,必須使軍隊在作戰中流血。否則的話,你就不能了解軍隊的力量。”
丘吉爾反駁道:
“閣下是否問過自己,希特勒在1940年為什麼不打倒英國呢?當時,希特勒正當力量全盛之時,而我們隻有20萬軍隊、200門大炮和50輛坦克。事實是,希特勒也懼怕這樣的戰役,橫渡英吉利海峽實施登陸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斯大林說:
“不能做這樣的類比。希特勒在英國登陸會遭到英國人的抵抗,但英國人在法國登陸會受到法國人無比熱烈的歡迎……”
丘吉爾打斷他說:
“因此,更重要的是,不要使法國人民在我軍撤退時遭到希特勒的報複。我們不能現在就耗盡1943年的巨大戰役所需要的法國人力。”
至此,會場上出現了令人窒息的沉默。為了緩和氣氛,丘吉爾談到了英國皇家空軍對德國本土的轟炸。斯大林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會場上的氣氛也逐漸緩和下來。
隨即,丘吉爾將話題一轉,對斯大林說:
“現在,我要回到開辟第二戰場的問題上來。我不認法國是進行這樣一場戰役的唯一地點,還有別的地點。我們已經和美國人製定了另外的計劃,美國總統授權我將這個計劃秘密地告訴閣下,我要求閣下嚴格保守這個秘密。”
丘吉爾簡明扼要地向斯大林介紹了在北非登陸的“火炬”計劃。斯大林對此很感興趣,他打趣地說:
“希望貴國的報紙一點消息也不走漏!”
丘吉爾笑了起來,並以鱷魚作比喻,說明“火炬”計劃是打擊鱷魚柔軟的下腹部。他說:
“加入我們能在今年年底占領北非,我們就可以威脅希特勒歐洲的腹部;這次戰役應當被認為是同1943年的戰役相配合的。這是我們和美國人已經決定進行的一場戰役。”
斯大林的興致也高昂起來,他高興地說:
“願上帝使這項事業獲得成功!”
這次會談直到午夜才結束,丘吉爾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事後,他欣慰地說:
“冰塊已經消融,通人情的接觸已經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