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語言能力是一輩子的財富(3)(1 / 2)

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參議員湯姆士以前是一個性格內向、弱不禁風的人,考上大學後,他受命參加了一次演說比賽,這個平日少言寡語的人突然要在眾人麵前暢所欲言,真可謂強人所難。他的母親看到了這一切,就默默地為他祈禱,並且告訴他:要時刻提醒自己,自己不是一個弱者,我要用頭腦來取勝,努力,努力,成功就在眼前!他果然不負母親重托,在比賽中取得了第一名。

法拉第演講時暗示自己:“聽眾一無所知。”哲學家的歐裏斯暗示自己:“我們的話可以創造自己的人生。”

卡耐基暗示自己:“路是可以開拓出來的。”

類似於“我已做好充分的準備,不會出錯的”;“瀟灑講一回,百分之百的成功屬於我”;“我並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等等一係列暗示自己的話,我們講也講不完,但能否取得演說的成功,關鍵在於你的言行是否一致,俗話說:“言必信,行必果。”這其中的奧妙不言而喻。

總之。積極的自我暗示,可以增強自己的信心,使自己的意誌力戰勝怯場。

隻要有開口的機會決不放過

世界上沒有天生的演講口才家。演講口才是經過長期磨煉才形成的。古羅馬著名演講家西塞羅說:“訓練有文化素養的雄辯家的方法,不在於背誦演說的規則,而在於實地練習。”美國著名演講家帕特裏克·亨利曾說:“隻有一種方法能夠提高你的演講水平——尋找途徑,多做演講。它能夠使你從中獲得鍛煉的機會和經驗,所以你應該珍惜每一次演講的機會。”

練習演講,首先,隻要有開口的機會,就開口講話。在工作學習當中,隻要有機會,就要練習。比如說公司開會,參加朋友聚會,參加其他社會活動都是練習演講的機會。

1.隻要練習講話,就大聲講話

許多時候,我們由於不自信,我們說話的聲音都比較輕、比較小,一個有自信的人,說出來的話是大聲有力的。

2.隻要練習講話,就快速講話

說話可以鍛煉一個人的思維能力,一個人說話由慢變快很難,而由快變慢卻比較容易。適當地快速講話會讓聽眾更能集中注意力,同時訓練你的思維能力和論辯能力。要成功就要打破常規,要打破常規先從講話速度開始。

講話時,要注意講話的語速,一般人每分鍾可以講出100-200個字,思考時腦海裏可閃過400-600個字,當然,播音員播音時的速度可能要適當地快些,達到200個字左右,相聲演員訓練背菜單、一口氣說繞口令時,1分鍾可以達到300個字以上。一般人講話如果偏快,並且聲音較低沉的話,別人就會聽不清楚,所以初學者不僅要練習放慢講話的速度,慢得下來,還要練習快速講話,快得起來。

腳下就是舞台

舞台的感覺很重要,一個人唱歌要找調,彈琴要找調,在台上要找感覺,所以應該一想到上台就想到興奮,所以一遇上台的機會就爭取頭一個衝上台。以舞台為中心,畫一個圓,劃定你的磁場、活力、熱忱。吸引更多的掌聲,因為掌聲就是心聲。我們要找到舞台的感覺。比如談情說愛需要找到感覺,搞策劃需要找到感覺,穿衣服也要找到感覺,唱歌需要找到感覺,演講更要找到感覺。什麼叫找到感覺?就是找到你的進入演講最佳狀態的感覺。

1.隻要有上台機會就主動登台

主動才有登台機會,機會不會主動地來找你,當機會來臨時,你要主動出擊,把握一切機會上台訓練。

2.自己的腳下就是舞台

要做優秀的講師,就要每時每刻培養舞台感。腳下就是舞台,想象你每時每刻都是在觀眾與聽眾的目光注視之下,你隨時隨地要有好的表演。

演講從模仿演講名師開始

成功最快的方法就是模仿成功人士。模仿成功者的動作才能得到與成功者一樣的結果。

1.做最棒的聆聽者

有這麼一個寓言:

很久以前,有個國王很想知道他的大臣誰是最重要的。就讓人打了三個一模一樣的小金人來考他們。

國王對大臣們說:“這三個小金人隻有一點點不同,大家不用稱,誰能知道哪個小金人更有價值?”大臣們左看右看,看了很長時間,也沒能看出個所以然來。

最後,一位老臣拿來三根稻草,先插入第一個小金人的耳朵裏,稻草就從另一隻耳朵裏出來了;然後又插入第二個小金人耳朵,結果稻草從小金人嘴裏出來;老臣又將稻草插入第三個小金人耳朵裏時,沒有什麼響聲,稻草也沒出來。老臣對國王說:“第三個小金人最有價值。”國王讚許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