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川軍先鋒 馬天元(1 / 3)

在抗日戰爭中,每5個軍人裏就有1個是四川人。李宗仁曾評價道:“八年抗戰,川軍之功,殊不可沒。”民間也有“川軍能戰”、“無川不成軍”的美譽。

同樣,四川人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文化在中國電子競技的發展曆史中也留下了濃墨重彩,Q3時代的孟陽,星際時代的馬天元、重慶8DA戰隊以及他們的網站論壇,CS時代起源於四川的http://Ccsk.net網站(Esai網的前身)和WNV戰隊(大部分為四川人),WAR3時代的CQ2000、WE.TED等等,無數電子競技川軍成員在這裏燃燒了自己的青春,我會在幕後史中單獨開辟出一個支線講“中國電子競技川渝軍團”,以紀念他們的貢獻。

馬天元(MTY),中國電子競技先驅者,很多人會進入電子競技這個行業,就是因為看到他和DEEP(烤鴨)的一張照片,那是2001年他們倆在韓國力克眾多世界強敵,拿到了WCG星際爭霸雙打世界冠軍後,高舉五星紅旗站在頒獎台上時的照片,這張照片對中國電子競技的正麵形象建設起到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那一年馬天元20歲,鬥轉星移,2013年,已經是33歲的老馬在上海R2game公司工作,這是一家向歐美出口運營中國手機遊戲和網頁遊戲的國際公司,老馬專門負責在國內尋找合適的遊戲項目。

1981年7月2日,馬天元出生於四川CD一個工薪家庭中,從小聰明、機靈、叛逆、獨立,父母管不住,當年一起玩的兄弟夥,現今沒一個是走正道的。在這種環境下長大,自然少不了袍哥義氣,兄弟情長,現在的馬天元依稀也能看到點當年大哥的影子。從小學習看似很不上心,但是很擅長考試,有次家裏說如果考到雙百就給買遊戲機,他就真的考到雙百,但是也就那一次,平時的成績依然很一般,可是高考時就認真了一下,這一認真就考進了四川大學計算機係,你說氣人不!

1997年,馬天元剛進大學就在電腦遊戲方麵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紅色警報》打的全校知名,大二時還專門找了個遊戲電腦房打工,因為星際爭霸打的好,說是打工其實就是打遊戲,因為光是靠他的名氣每天就能幫電腦房吸引很多生意了。

隨著1998年互聯網的普及,馬天元開始在網上跟遊戲愛好者交流,鯤鵬戰網成了他認識戰友和對手的舞台,在此之後,接連不斷的認識了後來大家熟知的Jeeps,Yr,洪哲夫,寒羽良(陳宇,現騰訊量子工作室負責人,重慶人),Kulou,Redapple等等星際高手。中國電子競技川軍的第一批人就是這樣集結在一起的。

亞聯戰網的興起與=A.G=(AsiaGame亞聯遊戲戰隊)的成立

“電子競技”這個詞是舶來品,1999年,亞聯遊戲正在籌備中,當時國內還沒有“電子競技”這個概念,大家玩遊戲還處於休閑娛樂的階段,可是當時國外已經開始興起這個概念,並且經過CPL等比賽的推廣,已經發展的很不錯了,很多在國外的華裔和留學生開始把這個概念引入中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引入者叫胡海濱(美籍華裔,現在在美國),他認識亞聯的一個副總,從美國回到中國後加入了亞聯,並說服亞聯把電子競技作為公司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胡海濱回國後,認識了當時的星際爭霸的名人Jeeps和寒羽良等,在經過半年的溝通後,在1999年10月1日胡海濱與Jeeps、寒羽良、馬天元、易冉、CQZD閃電手、魔鬼天使等一起合並了CD戰隊-Rainbow、南充戰隊-天使戰隊、重慶戰隊-CQZD,組成了新戰隊=A.G=(AsiaGame亞聯遊戲戰隊),這很有可能是中國第一支全職業電子競技戰隊,因為完全脫產,每個正式成員都有工資,雖然隻有2個項目2個選手,一個是打Q3的CHJ,一個就是打星際的馬天元,工資2000塊,這在當時已經是相當前衛的電子競技職業化嚐試了。

在亞聯遊戲的電子競技部門裏,胡海濱和Jeeps是=A.G=俱樂部的管理者,YR(易冉)負責後勤和戰隊管理,寒羽良負責宣傳做了論戰高手網站。

這裏順便說下,現在的AG.QQ會員.時空戰線俱樂部就是由當初的=A.G=亞聯戰隊發展而來,但是現在AG的全稱已經改成了AllGamer,這個演變過程後麵會講到。

這裏先說下亞聯遊戲的公司背景,方便大家理解後麵發生的事情。

Asiagame(亞聯遊戲)隸屬於海虹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下屬的子公司亞聯贏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這個公司之後同時代理了幾款知名的網絡遊戲《千年》、《紅月》、《戰場》、《Online百戰天蟲》。海虹控股同時也是著名棋牌平台聯眾世界(ourgame)的母公司,無論是從注冊用戶看,還是公司規模看,海虹控股都是當時中國網絡遊戲領域首屈一指的先行者。

馬天元的一出祁山,登上世界之巔

2000年初,19歲的馬天元跟著同是電競川軍先鋒的寒羽良來到了北京,開始了電子競技職業選手生涯,此時亞聯遊戲的官網已經上線,亞聯戰網也在做最後的上線準備,整個電子競技部門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為了推廣電子競技概念,讓這個行業變的更加規範。

那是馬天元第一次離開四川,當時的性格還很靦腆,平時話也不多,就是埋頭打比賽,7個人住在北京一個一室兩廳的房子裏,但是每天都覺得很開心,感覺到處都是新鮮事物。

2000年的第一屆WCG還叫WCGC時(從2001年改名叫WCG),馬天元也去參加了,不過被很快淘汰,這促使他開始了更加瘋狂的訓練,除了睡覺每天十七八個小時都在亞聯戰網上打星際。

亞聯戰網由於購買了德國最先進的FSGS技術,使得平台在線人數的容量比其它戰網大的多,人多約比賽就更容易,所以剛開不久就有了2000多人的在線,幾乎全中國的星際高手都在這上麵了,那時沒有天梯和匹配係統,打比賽就隻能在頻道裏喊話,可想而知早期的電子競技選手想提高水平有多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