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前世的性格,孟星魂肯定是一腳一個將這些明顯不是什麼好東西的家夥揣下亂崖,便告了事。
然而融合了兩世記憶後,此時的孟星魂,在內心深處,隱隱有著悲天憫人的本性存留!
苦笑了一下,再度拾起丟在一旁的鋤頭…
將所有屍體拋進大坑,填埋完畢,孟星魂抬頭一望,已經是夕陽西垂,一天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心瀾一天沒有我的消息,應該已經在著急了!
一念及此,孟星魂稍事收拾一番,背上背簍,展開身法,向那蜿蜒的羊腸小道上馳去…
茅山,自古以來,既是道教上清派的發祥地,被後人稱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享有\"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美譽。
這裏風景奇美,奇岩飛瀑,丹崖怪石,千年古樹,處處彰顯著這一洞天福地的靈秀。主峰乃是大茅峰,如插天利劍般佇立。
蜿蜒的小路上,匆匆行著兩道身影。
正是為茅山道士送些尋常用度雜物的孟星魂和心瀾二人。
一路上,孟星魂雖身具二世記憶,對茅山也是熟門熟路,然而,畢竟前世的時候,除了去過幾處風景區旅遊外,孟星魂從未涉足過這種將大自然野性,粗獷之美體現得如此淋漓盡致奇景!所以二人一路走走停停,原本二日可到茅山道觀的,如今卻隻走了大半的路程。
此時,二人已然行進在抱樸峰下的石階上。
心瀾,這抱樸峰,和古時候的那位抱樸子仙師是否有關啊?
前世記憶中,孟星魂還記得道家典籍中比較著名的《抱樸子》,此時行至這抱樸峰,不禁有此一問。
恩,我聽爹爹說過,茅山除了三茅真君外,最為後世稱道的,就是這抱樸子仙師了,據說這位仙師已經得道,白日飛升,隻為後世茅山弟子留下了其一生修為心得之著《抱樸子》內外篇,乃是茅山鎮山之寶!
鎮山之寶?
茅山不是以法術和符籙成名於世嗎?如今大宋皇帝,也是以授茅山符籙為登仙臨聖之必由之徑呢!
這一世的孟星魂,在呆傻前,其見識原本就遠勝於心瀾數倍,此時孟星魂這一問得深入一些,已經超出了心瀾認知範圍。
一時間,美女也不知作何回答了!
小女子心性,就是無論何時何地,自己的意中人都必須矮自己一截,無論是見識,本領。
此時,心瀾那張美不勝收的櫻桃小嘴已經撅了起來:
就你厲害,就你見識廣,那你還來問人家幹嘛,誠心看我笑話是吧?
孟星魂原本心中是出於好奇,哪裏會想到這樣也能引起一旁的美女不高興!
聞言隻能嘻嘻幹笑幾下,顯得有些難以作答。
正苦思開解之法時,二人耳中忽地聽得一陣破空之聲傳來。
如此空山寂靜,原本細微之聲,此時聽起來也極為清晰!
隻是,那破空聲之後,再也沒有任何動靜發生!
孟星魂和心瀾二人不禁有些緊張起來,四下張望不休。
忽然,一聲蒼老的聲音突兀地在二人身畔響起:
不用四處張望了,老夫就在你二人身旁。
隨著話音,一名葛衣皂袍的老道士憑空出現在二人身側!
事起倉促,孟星魂大驚之下,一把將心瀾拉到自己身後,隨即將背後那裝滿了物事的背簍解下丟在一旁,拉開五行拳架勢,全神戒備地看著眼前的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