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的祈禱顯然沒有收到效果,三名少女在又閑談了幾句之後、隨著一陣輕微的“淅淅簌簌”聲音想起,三條白晶晶的曼妙身軀便依次鑽進了水中,一點也沒有察覺到水潭中其實還藏有另外一人!
看來三人應該是早就已經知道了水潭的奇妙,搞不好之前已經來過了數次也未可知。可是沒想到今晚卻被赤龍撞上,如今他深處水下、進退兩難,實在是難受的很;心中隻盼著三女早早盡興、趕緊離開才好。
朦朧的紫色月光,樹影婆娑的林間水潭,如花似玉的裸泳少女還有一個忐忑不安的年輕男子,一切都顯得是那麼美好和古怪、真是既朦朧又曖昧,既溫馨又浪漫,有意思的很。
赤龍並非登徒子之流,雖然有如此“美景”在前、卻隻是在最初看了幾眼便急忙緊閉雙目、不敢再看。可他畢竟不是聖人,男人的正常反應自然無法避免,所以場麵相當的微妙和尷尬。
人之天生便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貪戀癡嗔”等等情感被聖人和佛家稱為諸般幻象、人之劣根,是阻礙大道成仙的魔障!在那種理論中,凡人如果要成為所謂的“聖人”甚至“神仙”之流便必須斬斷情緣、不斷的修煉,等哪天“四大皆空”、斷絕了“七情六欲”的時候便自然會超凡脫俗、成為所謂的“神仙”了。
但是這種理論其實暗藏著一個巨大的漏洞,人類之所以能不斷的向前發展、歸根結底便在於不斷的生老病死、繁衍生息,這個道理當然再明顯不過。一旦這個鏈條斷裂或者發生了某種質的變化,人類必將偏離原有的發展軌跡、走向衰落甚至是滅亡!
所謂“量變產生質變”,隻有保證一定的數量基數、物種才有保持活力的可能。可是一旦斷絕了“七情六欲”,很難想象男女之間還能靠什麼來相互吸引;而失去了這種相互吸引的原動力、人類又靠什麼來傳宗接代?這樣發展下去,可能還沒有等到所有人都變成“聖人”和“神仙”、人類這個種族就要從此斷絕了。真到了那個時候,再回頭審視所謂的“四大皆空”和斷絕“七情六欲”豈不是回天乏力、悔之晚矣了麼?
然而萬事皆無絕對,不能割斷“七情六欲”並非意味著就要提倡“尋歡作樂”甚至將其大而化之。如果真是那樣,人類可能會蒙昧了人性和良知、淪落成為受欲念支配的“原始動物”,走向另一個可怕的極端了。
所以古往今來,對人性“本善”還是“本惡”的爭論便從未停止,可惜的是大都陷入了上述的兩種極端思維而忽視和迷失了事情的本質!其實說人性“本善”或是“本惡”、必須要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有針對性的判斷,而絕不能一概而論。同樣,一件事情的“對和錯”、“好和壞”也隻有放在某一特定的事例中才有對比、判斷的可能。所謂的“蓋棺定論”、“不以成敗論英雄”指的便是如此。可惜的是大多數時候人們往往隻注重結果而忽視了過程,外在表現便是“唯結果論”,這樣想不走極端也不可能了。
赤龍雖然閉上了眼睛、看不見外部的事物,但是其他感官仍在正常運轉,水中不斷泛起的一陣陣漣漪和鼻端似有若無的女子體香讓他腦海中不由得浮想聯翩。
水潭本就不大,如果是在日間、三女恐怕早就發現了赤龍;可是現在卻是午夜、她們隻顧嬉鬧遊玩,所以讓赤龍暫時躲了過去。
赤龍正在凝神戒備的留意著三女的動靜,忽然感到其中的一股波動竟然向著他藏身的瀑布潭底衝了過來、不由得心中大駭,急忙睜開雙目。此時如果暴露了身份,一男三女同處一池、怕和魚水之歡也差不了多少!彼時他尚且會感到尷尬,更何況三名少女!不當場將他碎屍萬段才怪!
眼看著前方的白影越來越近、赤龍甚至已經看清了一張帶著異域風情、絕美精致的少女俏臉。那曼妙多姿、勾人心魄的雪白胴體隨著四肢的擺動不住的扭來扭去,緊要處在水中若隱若現、簡直就是一幅活生生的美女戲浴圖!如果不是赤龍強製壓住心頭升騰的欲火,恐怕早就鼻腔出血、心癢難耐了。
如果再耽擱兩、三秒的時間,少女就會發現水底的赤龍。正在這個緊要關頭,半空中忽然想起了一陣有如夜梟般的男子笑聲,聽上去尖利陰森、令人不由得渾身發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