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龔萬仁:雀巢的新大副(1 / 2)

龔萬仁:雀巢的新大副

競爭

作者:孔潔瑉

“食品帝國”雀巢集團於2012年10月18日在上海發布了2012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這是雀巢集團首次選擇在亞洲發布業績報告,足以表明雀巢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這次業績發布會上雀巢的高管也悉數出席,包括首席執行官保羅·薄凱(Paul Bulcke)、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龔萬仁(Wan Ling Martello),執行副總裁、亞太非洲和中東地區總裁南吉碩以及大中華區總裁狄可為。

這次業績發布會也是亞裔龔萬仁自今年4月1日正式上任後第一次在國內媒體前公開亮相。伴隨大中華區市場日益凸顯的重要地位,諳熟東西方文化的龔萬仁的上台對於雀巢來說可謂意味深長。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龔萬仁在食品領域有豐富的經驗,曾在卡夫食品(Kraft)、博登食品公司(Borden Foods)工作多年,而其能否實現保羅·薄凱之前所希望的那樣“進一步改進雀巢模式”,擔當好大副的角色,還需時間和市場去檢驗。

日益重要的中國市場

根據雀巢前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2012年前三季度,雀巢集團實現有機增長6.1%,總銷售額上升11%,至676億瑞郎。其中新興市場有機增長11.7%,接近發達市場5倍(2.4%)。亞大非地區銷售額達140億瑞郎,較2011年同期銷售額上升了25.9%。根據龔萬仁在發布會上的介紹,“中國、印度尼西亞以及其他幾個市場貢獻很大。驅動增長的品類是奶品、固體飲料、即飲飲料(特別是雀巢咖啡),還有烹調品美極、太太樂,巧克力(比如中國的脆脆鯊)和冰淇淋。”保羅·薄凱透露,大中華區今年銷售預計超過50億瑞郎,較去年的業績獲得了雙倍的增長。

目前雀巢在全國有31個工廠,其中10家是合資企業,三大合資公司占到了50%以上的銷售額。以雀巢最早在華收購的太太樂公司為例,其銷量自1999年以來增長了12倍,相當於年均增長2億元人民幣。而2011年雀巢先後對銀鷺和徐福記的收購,進一步擴充了其在中國的食品版圖,並對銷售額作出了直接貢獻。

顯然,雀巢在中國市場已經進入了收獲期。雀巢預計,雀巢大中華區在集團內部的排名有望從去年的第七位上升至前四名。

而對於這種收獲期的到來,雀巢認為在意料之中,畢竟從1990年在黑龍江雙城開設第一家工廠算起,至今已經耕耘了20多年。

此外,非集中式的管理方式是雀巢認為成功的最根本原因。不同於很多跨國公司的集中化管理,雀巢給予各個市場很大的自主權。“集中化的管理有一個缺點,就是在本地市場的相關度不夠,而非集中式的管理則可以杜絕這一點,各個地方的人都做自己的事情。舉個例子,像艱難的時刻,中國區的負責人有很大的自主權,由於他了解中國的市場所以可以做很多自己的判斷和決定。而這也促使雀巢中國成為中國社會有機的一部分。”龔萬仁表示,雀巢非常崇尚非集中式的管理,但她也強調不必擔心由此帶來的問題,“因為我們的CEO有很大的本事,可以讓大家配合起來。如果說一個公司要調整方向,CEO有這個能力讓其回到公司需要的方向上來。”

鑒於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雀巢未來會繼續加大在華投資,每年都會建立新的工廠。據悉繼上海、北京研發中心之後,雀巢已決定在廈門和東莞再建兩家研發機構,以支持與中國兩家食品公司建立的合資企業——銀鷺和徐福記。

當然未來中國市場也不排除新的並購。對於素來有“並購狂人”稱號的雀巢,龔萬仁表示市場上並不需要特別的擔心,“CEO製定了非常嚴格的紀律,首先要有策略上的好處,其次要有財務上的好處。”而她也特別指出,即使是有上述兩個好處,如果沒有文化上的匹配,也絕對不會為了買而買。

亞裔麵孔

2011年9月雀巢公司宣布,其首席財務官吉姆-辛格(James Singh)將於2012年3月底退休,其職位將由沃爾瑪華裔高管龔萬仁接替。龔萬仁是在菲律賓出生的美籍華人,2005年加入沃爾瑪,是該公司九位高階經理人中唯一的亞裔,曾任沃爾瑪國際業務CFO。而龔萬仁也是雀巢高管中出現的第一張亞裔麵孔。

龔萬仁的父母來自福建,她在菲律賓出生成長,後來到美國讀大學、商學院,進入職場後又是極少數亞裔女性高階主管。2005年龔萬仁自告奮勇,接下乏人問津的沃爾瑪國際部門財務長一職,在此之前的兩位財務長都遭開除,但龔萬仁卻從中看見機會。四年內她便協助將沃爾瑪的盈餘由600億美元提升至1000億美元,20%的年均成長率遠高於其他零售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