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王景山。
那棟看起來稀鬆平常實則防衛森嚴的歐式別墅內,四人正做在一起,坐在主位太帥椅上的,是個六十多,不到七十的老人。隻見那老人滿臉紅光,花白的大背頭,油光發亮,眼神犀利,卻又有點虛浮,飄忽不定,這人正是楊家當家之主楊亦風。
而坐在楊亦風下麵的自然是他最為得意的三個兒子了,老大楊正文,老二楊正民,老三楊正國。三人性格迥然各異,老大陰險,老二笑麵,老三火爆,號稱‘楊家三將’,在華夏係統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算得上是華夏一號風雲人物。
楊家可謂將星繁多,爺父子三代為將,到了楊正國這一代,更是不得了,一下出了仨將軍,楊家的聲望達到了空前絕後。或許是上天也是嫉妒了吧,到了楊正國三兄弟這一代,哪怕仨兄弟除了正室外,還偷養著眾多情婦,也無一生下一男半子來繼承楊家的光環,這成了楊亦風最大的心病。於是,寶刀未老的楊亦風再度’出山’,和他仨兒子一樣,在外麵廣撒網,深播種。
楊亦風悠閑地躺在太帥椅上,慢慢地晃動著,臉上無任何一點表情,沒有人知道他心底此刻正在想什麼。而楊正文、楊正民、楊正國仨兄弟坐在下首,卻沒有那麼閑定了,臉色顯得有些陰沉,就連一向無論遇到多大的事總是一副笑臉的老二楊正民,此刻也是陰沉著臉。
“爸,你給個話啊,別人都踩到我們的地頭上來了,不能放任他在亂來。”老三楊正國脾氣最火爆,最先沉不著起,站了起來,高聲說道。
“老三,有你這樣和爸說話的嗎?坐下,爸心裏自有分寸。”老大楊正文嗬斥道。老三楊正國雖有不滿,但還是聽話地坐了下來。
“正國呀,爸說過你多少次了,遇事要沉得著氣,你呀老是改不了這個臭脾氣,遲早會吃虧的。”躺在太帥椅上的楊亦風此時開口了。
“老三,聽到爸的話沒,你的臭脾氣得改改,家裏就你最不成器了。”老大楊正文拍了下楊正國,訓斥著道。
“好了,大哥就別再說老三了,老三也是心裏焦急才這樣的,我們又不是不了解他的脾氣。”老二楊正民站了出來打圓場。
“還是二哥了解,哪像你,都老大不小了,還老想著像小時候一樣,動不動就訓斥別人。”楊正國哼了聲,嘴裏嘟嚷著,把頭別一邊,不理睬楊正文。
“老三,不是二哥說你,老大也是為你好,你也老大不小了,脾氣確實該收斂收斂下,免得以後吃了虧。”老二楊正民見老三楊正國的樣子,哭笑不得,忍不住又說了他兩句。
“你們煩不煩,別再說我了,聽爸怎麼說,別人都踩上門了。”楊正國不耐煩地道。
目前麵臨的事最要緊,老大楊正文和老二楊正民也不好再說什麼,和楊正國齊刷刷地把目光投向躺在太帥椅上的楊亦風。而楊亦風躺在太帥椅上,很是享受仨兄弟的小拌嘴,心裏為自己生出這麼三個有出色的兒子而驕傲。
楊正文、楊正民、楊正國仨兄弟雖不時有小摩擦,多是小拌嘴,不過在維護楊家聲譽上卻是一致對外同仇敵愾,在家族與個人利益上並不像其他家族那樣勾心鬥角,相互算計,心裏都能想著另外的兄弟,這確實值得楊亦風驕傲的地方。
此時,楊亦風坐了起來,問道:“正文,你來說說,他到哪了?”
老大楊正文知道要說正事了,正了正神色,道::“爸,據得來得消息,那小子已經到京都了,不過在他剛出客站,便跟李家李嬈嬈產生了點小矛盾,正好那時城西派出所魯三漢趕上,兩人合計把那小子和跟他一起的趙家丫頭關到局裏去了,此刻隻怕已在路上。”
提起那裏嬈嬈,楊正文眼裏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神光,心裏竟有團火似要燃燒,呃,李嬈嬈雖放蕩了點,不過懂的花式繁多,玩起來帶勁,看來等會得找找她談點‘正事’才行。
楊正國一聽,直皺眉頭,感覺哪裏不對勁。當初在巫山縣時,楊正國因為葉瀟瀟的事,可是跟龍羽打過交道的,直覺告訴楊正國,這事不對勁,按那小子的脾性,沒理由規規矩矩地跟著魯三漢進局子裏去,這肯定有什麼陰謀。
“這小子不是個善茬子,會乖乖跟著魯三漢進局子?”楊正國把心中的疑惑問了出來。
“哈哈,看來老三會用腦子想事了。”楊正民聽到楊正國的提問,愣了下,哈哈笑道。
“二哥,你咋整的呢,好像我一直是個沒腦子似的。”楊正國有點惱怒地道。
“好了,你倆別拌嘴了。老二,我們仨兄弟就你腦子好使,說說咋整。”老大楊正文揮手阻止了兩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