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左營眷村的食肆巷弄(1 / 2)

在左營眷村的食肆巷弄

特別策劃

作者:王信至(台灣)

【眷村之物】

1

假如,有一家餐廳,轉化了眷村圖像與符號,堅持最初的人情基礎。

假如,杠子頭端上巴黎糕餅店,大鹵麵呈上東京食堂,把所有感動的故事寫成簡介文章。

烏龍茶用第十四屆PGG603錦江軍艦紀念馬克杯裝著,手工饅頭以燙印著軍徽的l4寸圓盤盛著,搭配建業新村產的無農藥蜜桃……。

會不會成為新的時髦?

MDV是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的縮寫,如果可以成為一種富含傳統思維的前衛符號。即使眷村被拆遷殆盡,還能留有一絲氣息供後人欣賞回味。眷村是整個中國的慢燉精熬湯頭,隻要加一點,就很有味道。

鐵鏽、頹牆、細石子、斑駁木頭成為整個空間的主要建構材料。一進門,就看見愛國標語,以及各眷村拆除遺留的門牌拚接而成的意象牆麵。

老木櫃裏放著貼著喜字的梳妝鏡、時鍾、吹風機。

經營這樣一家充滿新時代回憶感的MDV Bistro眷村菜館,倒不如說是一家博物館。費心收集各式家具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的精神和心力,是要整合很多很多的世界趨勢和在地實驗的,而努力所做的一切,求的,隻是想被更多人了解,足以被國際認同。

也許會有人不能理解,覺得眷村拆了就算了,有什麼好大費周章。覺得為何堅持菜色的經典與創新,單價為何比原來貴,眷村菜不是很親民的大眾口味?

請,暫停一下必然的疑問。

當一角古幣用一萬元都可能買不到,當一個碗無法使用被收藏在玻璃櫃,當不鏽鋼臉盆被標示上“請勿觸摸”的告示牌,當破損的中華民國國旗貼紙被悉心裱框標示非賣品……。假如透過時間才能意識未來眷村文化的價值,回到現在,能否更珍惜現已脆弱易碎;這台灣獨有的文化財產?

MDV裏,還有一麵由各種老木櫃組合而成的書牆,其中包含了各式各樣的珍藏中文文獻。很抱歉,無法提供借閱,因為書籍已經年代久遠,即使帶著手套翻閱,還是有紙張破損的危險可能。

堆放整齊的皮箱,裝載著我們無從得知的返鄉情緒,即使裏麵空了,記憶還是緩慢地流淌出來,令人不忍久視。

另一麵牆,是眷村媽媽們當時社交的美麗衣櫥。愛不釋手,令人眼睛一亮回首過往的珍貴布料,提示了生命中曾經擁有的高雅氣質。旁邊有幾台電視機、電話機、留聲機、收音機,仿佛細細聆賞,就能夠聽見當時的片段聲響。笑聲、老歌、廣播、廣告、洗菜炒菜、頑皮嘻笑聲……

所有的功祿,在MDV Bistro這裏都隻剩下複製成為紀念品的價值,沒有人記得當時的豐功偉業細節。

各式官階勳章、萬用刀、打火機都可以成為潮流男女的配件單品,配色與材質成為消費者選購評占的基本價值,階級不再具有意義。

MDV擁有式樣最為豐富的軍用品概念店,不隻是國人風靡,全亞洲城市感官敏銳者,以及歐美趨勢意見領袖也趨之若騖。

倫敦、紐約,巴黎、米蘭、東京各城市投資買家,紛紛邀約MDV至當地設點,並積極開發複刻版限量商品……

接記:

我問過幾位眷村朋友:最值得留下來的文化是什麼?

常得到的答案是,不拆留著要幹啥?也沒啥好留的。

有一個晚上,做了一個MDV的夢境。一時無法分辨真假。

後來,到了高雄市眷村文化館,赫然發現正是自己夢過的場景。

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約個時聞,在裏麵喝杯茶吃麵點。

2

輕踱巷弄跟隨貓足

正在消逝中的眷村風景正在被看見的美麗荒蕪

貓步是時裝伸展台上

最引人注目的焦點。

此刻,我的感動卻隨著

眼前的貓曆經活過的生命。

眷村裏的貓帶領著我

進入眷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腳步欲慢越輕越好,

請勿過度打擾。

走在一個文化混血的時代,一路上會發現貨櫃屋、檳榔攤、波音七四七、泰國菜、米蘭精品、埃及K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