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魏續等幾個並州軍將領卻是有些傻愣愣的站在原地,他們是初到揚州軍,沒有認識的夥伴,自然而然的顯得拘束了許多。
“魏將軍初來揚州軍,也難免拘束。嗬嗬!等以後魏將軍和我手下的這些將領混熟了,你也會像他們那樣的隨和的。”趙磊這時候走過來,拍拍魏續的肩膀,笑著說道。
“是啊!魏將軍和其他幾位將軍也不必這麼嚴肅。在我們揚州軍裏,大家都是一家人,私下裏並沒有什麼主公屬下之分。照江湖上的說法就是,大家都是兄弟!”張漢這時候也是出聲附和道。
聽到趙磊和張漢的話,魏續笑了笑,以表示回應。
分割線——
在狂歡了一天之後,大家也都是有些累了,揚州軍營內也逐漸的安靜下來,眾將都是各自回營,早些休息,因為明天一早,盟軍就要起身前往洛陽了。
不過在趙磊的營帳裏,確實燈火通明,在帳外張遼帶著數名石軍營將士正在守衛,不允許任何人靠近趙磊的營帳。而在帳內,坐著趙磊、張漢、趙雲、賈詡、郭嘉五人,大家正在圍觀者桌子上個那個東西。
“奉孝,這個刻著那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的東西,是!!!是!!!”趙磊小聲的說道。
張漢此時也是深吸一口氣,壓抑住了心中激動的情緒,緩緩的說出了四個字:“傳——國——玉——璽!”
“沒錯。”郭嘉點頭說道。
“傳國玉璽?就是每次聖旨上都要蓋玉璽的那個傳國玉璽?”趙雲問道。
“很明顯,是的。”趙磊正色說道。
“這東西有什麼用,不久一個破石頭麼?大哥何必那麼興奮,如果大哥想要的話可以在揚州隨便找一個優秀的手藝人做一個唄!”趙雲不屑的說道。趙雲之所以有這樣的態度,是因為趙雲出生於貧民,對於玉璽的事情自然是一概不知。
“子龍,這傳國玉璽豈是說做就能做的。要知道這傳國玉璽就材於“和氏之璧”。而且有一段很古老的曆史。”賈詡說道。
“賈先生,你知道這個玉璽的來曆?”趙雲問道。
賈詡點點頭,緊接著緩緩說道:“我也是略知一二。在春秋時,楚人卞和在荊山中得一璞玉,獻與楚厲王。楚厲王使玉工辨識,雲為石也。厲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後楚武王即位,卞和複獻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及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於荊山之下。文王遣人問詢,他說:“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寶玉,因稱和氏璧。楚威王時,令尹昭陽破越有功,以和氏璧賜之。旋昭陽在水淵畔大宴賓客賞璧,是時有人大呼:“淵中有大魚!”眾人乃離室臨淵觀之,回席後和氏璧竟不翼而飛。當時疑為門人張儀所竊,於是拘儀而嚴加拷問無果。張儀受此淩辱,懷恨在心,便一氣之下,離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王後元十年,拜為秦相,乃遊說諸國聯秦背齊,複以使節身份入楚,瓦解齊楚聯盟。後拘楚懷王,克郢都,盡取楚漢中之地,終於得報此仇。後此璧為趙國宦者令繆賢所得,旋被趙惠文王據為己有。秦昭王聞之,“遺書趙王,願以十五城請易璧”,當時秦強趙弱,趙王恐獻璧而不得其城,左右為難。藺相如自請奉璧至秦,獻璧後,見秦王無意償城,乃當廷力爭,寧死而不辱使命,並以擲璧相要挾,終致秦王妥協,得以“完璧歸趙”。秦王政十九年,秦破趙,得和氏璧。旋天下一統,秦王改稱皇帝。命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鹹陽玉工王孫壽將和氏之璧精研細磨,雕琢為璽。傳國玉璽乃成。據傳,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帝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將傳國玉璽拋人湖中,祈求神靈鎮浪。玉璽由此失落。而八年後,華陰平舒道有人又將此傳國璽奉上。自是,其隨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數次,盡嚐坎坷流離之痛楚。秦王子嬰元年冬,高祖皇帝軍灞上,子嬰跪捧玉璽獻於鹹陽道左,秦亡。傳國璽歸漢。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嬰年幼,璽藏於長樂宮太後處。王莽遣其弟王舜來索,太後怒而詈之,並擲璽於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黃金補之。及莽兵敗被殺,禁衛軍校尉公賓得傳國璽,趨至宛,獻於更始帝劉玄。更始三年,赤眉軍殺劉玄,立劉盆子。後劉盆子兵敗宜陽,將傳國璽拱手奉於如今東漢的開國天子漢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