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水也陪著笑臉,心中卻是另一番滋味,若不是眼前人多,恐怕淚水早已滾落下來。
他如今重回武當,眾道知道他已經是成名的俠士,但誰還記得當年在武當山上人人都看不起的少年阿水?
誰又記得他們曾經嘲笑的阿水的瘸腿?
恐怕誰也記不得了。
但阿水卻記得很清楚。他不是記仇的人,但這段記憶卻永遠也無法抹去,每次想到在武當山的日子,就會燃起鬥誌。
他當年下山時,曾暗暗發誓要“衣錦還鄉”。如今雖然衣服仍是破爛的,他的名聲卻遠超從前了。現在的江湖,隻要談起他的名字,任是誰都會豎起一個大拇指來。
人們隻習慣去看別人成功的結果,沒人去關心他成功的過程。
李若文已笑盈盈的到了“送客亭”迎接。
阿水受寵若驚,心中百般滋味都已忘記,立馬上前跪拜。
李若文將他扶了起來,道:“徒兒,為師盼這一日已經許久了,歡迎你重回師門。”
阿水心中感動,悲傷、歡喜,全化成了淚水,又跪了下去,泣道:“弟子日後定會在師父跟前日夜侍奉。”
李若文嗬嗬直笑,道:“你有這心就足夠了,為師身子也還健朗,尚且能夠自理。”阿水連忙道:“是,是,弟子說錯話了。師父長命百歲,哪裏輪得到弟子侍奉?”
木須子一旁提醒道:“師伯,師弟,按照武當門規,常年不在山上的弟子,須到大殿叩拜三清,向掌門行禮。”
李若文淡淡道:“難道就不允我們師徒多說幾句話?”
木須子慌忙躬身後退,說道:“弟子知錯。”
阿水連忙說道:“師兄不要急,我這就上山。”
李若文冷冷道:“我在聞道苑內居住,你待會兒來尋我,為師親自下廚給你做幾個小菜。”阿水喜道:“是,弟子去去就來。”
眾道上前向李若文行禮,跟著木須子、阿水二人往山上行去。
阿水重回故地,已是十分陌生了。山上許多殿堂都已經過重修,道路也改了不少,若非有人帶路,當真會迷失路途。
木須子帶同他到了大殿,掌門無俗道長早已帶同四位小童等候,阿水連忙上前行道家禮數,無俗自也是十分歡喜,囑咐幾句,命木須子安排阿水的住處,又囑咐弟子要多向阿水探討武藝。
武當派乃是武林大派,禮數眾多,阿水一陣忙碌,已經是一個時辰之後。再隨眾道士寒暄幾句,又已經是黃昏了。
夕陽西下,金黃色的光芒映照著山上的金碧輝煌的道觀,阿水突然覺得十分刺眼,趁著眾道士不注意,閃入一條小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