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這個物欲橫流,塵囂煩躁的年代。張禹就像是空氣中的一粒塵埃,是那麼的不起眼。
張禹,22歲,出生在一個小農村中。從小就好讀史書,尤愛三國。喜歡打打殺殺場麵,更喜歡那些秉忠貞之誌,為國不惜生命的忠臣們。因而在他二十歲的時候,毅然放棄大學錄取通知書踏上了他的從軍夢!
在張禹退伍後,一直無事在家。整日以三國殺為樂,他總是想著有一天自己可以去三國這個時代走一遭。
這日,張禹像往常一樣玩著三國殺。忽然間地動山搖。張禹心想是地震了,就立刻跑出門外。而令他驚訝的是,門外的卻不是他的小農村!
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參差不齊的高山。張禹心想是自己看錯了。便狠狠的掐了下自己。哎呦,還真疼,看來眼前的這幅景象是真的無疑。但是這一座座大山,又是什麼地方呢?
縱使心中有一萬個疑問,張禹一時也想不到自己為什麼會出現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在這地方呆著也不是辦法,倒不如自己走走看。或許能走出這個地方,又或許能遇到個人問問路也是好的。
可在在這荒山野嶺的,自己分不清東西南北,又該走哪條路呢?
張禹看了看前後左右,便不再猶豫,走了左邊這條路。就這樣走了一個小時,還不見半個人影,張禹好歹當過兩年兵,體力自然不是問題,可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天又快黑了,若不快點找到出去的路,自己豈不是得在這個荒山落宿了?
正當張禹躊躇不前之時,卻聽見了前麵有人唱著山歌:“我本蜀中人,上山把樵拾。隻為一口飯,清平也自在……
張禹心想:蜀地,那這裏就是四川了吧!但令他疑惑的是這人怎麼用古人的話語來唱呢?帶著心中的不解,張禹尋著聲音而去。見到一位老人在那伐柴拾樵。
老人此時也停止了伐柴,問道:“公子怎會在此處”?
張禹一聽公子。便心想這裏一定有問題,但也不好多問。想到老人剛才唱的歌是古人的唱法,便也用古人的話說道:“老大爺,我不小心在此山中迷路,請問我該如何才能出得此山呀?”
老人應道:“公子要出此山自是不難,順著這條小路,前麵路口左轉,一直直行15裏便能到漢中了。隻是天色已晚,公子若是一人行路,孔有不測,何不在老夫處留宿一晚,明日再去城中如何。”
張禹聽了老人一番話,思索著,漢中,那是陝西的城市啊,自己又怎會在漢中附近呢?帶著疑惑,便詢問道:“老人家,此處是何地。”
“此為蜀地,屬益州,公子怎會不知?”
張禹聽後;益州,是古代對四川及雲南大部所設的州郡,自己又為何會在此處?令他百般不解。縱使心中有萬般困惑,但也不好當麵問這個老人。
在張禹思考之際,老人又喊了句:“公子,公子。”
此時張禹才回過神來,應著說:“老人家。”
老人見張禹這幅模樣,以為是張禹沒出過遠門,怕出不了此山,才有此模樣。便不再多問。隻是說:“公子,天色不早了,公子今晚也到不了漢中城,若是趕夜路,我怕公子遇到強盜,到時候就不妙了。”
張禹自是知道老人是一片好心,自己也想弄明白此處究竟是何地,還有老人所說的強盜,便說道:“小生謝謝老先生了,打擾老先生……”
老人此時打住張禹的話:“公子說的哪裏話,你我能在此相遇,自是有緣,何必跟老夫見外呢,公子且隨我來。”
說罷,老人便帶著張禹往其住的地方走去。
張禹隨著老人走了大概2裏路,便到了老人的住處。
隻見此屋僅2.5米左右高,更是由木頭和幹草築成的一個草屋嘛,這就更令張禹奇怪了。就算這老人家境不好,但現在社會怎麼還會有如此破舊的草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