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打牛6(2 / 2)

這話問得大為突然,吳明幾乎要順口應承下來了,但話到嘴邊,馬上警覺,立刻改口道:“臣責打左長史,究其主因,則是其私用刑罰,罔顧人命。於照彬曾侍奉司馬尚,此人度量甚小,到現在還對廣陽被擒之事耿耿於懷,他不和臣唱反調就是好的,怎可能關係莫逆。”

太後雖頻頻對中西軍方示好,其實在骨子裏,仍是萬分忌憚。她剛接手江南水軍,肯定要大肆清洗,確保軍隊的忠誠性。如果吳明承認太後所言,就表示於照彬有中西軍背景,那他這水獅營長估計也幹到頭了。

果然,一聽吳明如此說,太後嘴角一勾,反過來勸吳明:“吳侯,你好歹是朝廷二品大員,怎麼如此小氣,竟和六品小將置氣。”

軒轅竟天人永隔,於照彬在情感方麵,倒和自己如出一轍。想到這裏,太後歎了口氣,輕聲道:“我看於將軍不錯,不但作戰勇猛,更是個癡情種子,甚對本宮胃口,吳候,以後你別為難他了。”

她都如此說了,吳明自不會再去反駁,沉聲道:“是,微臣謹記娘娘吩咐。”這時旁邊的的親兵道:“侯爺,敵軍右翼向中路靠攏,楊將軍發來請示,要不要攔截?”

楊易守衛的左路,正和北人的右翼對陣。如果真讓北人右翼趕到中路戰場,那麼剛剛建立的優勢將蕩然無存,吳明道:“既刻下令,讓楊將軍全力攔截,不放一舟一楫去中路。”

勝利就在眼前了,隻要楊易能拖住對方右翼。以諸葛飛和於照彬之能,定能在中路擴大勝勢,一舉突破對方防線。敵人一敗,江南水軍才能暫時控製整個大江,方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修築江心高地,等此項工程一成,漢水城防如同虛設,拿下漢水就隻是時間問題。剩下的一切,就是牽著敵人鼻子走了。

那個傳令兵道:“得令。”然後打出了燈語,把命令明白無誤的傳了過去。

中右兩路殺成一團,而左翼則相對平靜。作為南軍左翼主將,楊易卻有遠超同齡人的成熟。他心裏也明白得緊,吳明把他放在左翼,本就存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目的。因為文淵河入口,就在左翼軍身後,激戰到現在,已有大量的船隻木材漂流而下,聚集在文淵河入口,就等己方一聲令下,就能馬上開工。

如果貿然進攻,被敵人水軍突破,發現軍隊身後的船隻木材,就可能走漏風聲,如此一來,就會增加許多變數。所以楊易傳給各部的命令明白無誤,就是按兵不動。

南軍左路對手,是夏侯天。夏侯天雖然傲慢,但其善戰之能,卻是眾所周知。在北方,他是年輕一輩的翹楚,當年雷菲兒對其大為傾心,就足以說明問題。

南軍左翼打的旗號,並非江南水軍,而是代表中西軍的銀灰鑲邊軍旗。這就讓他謹慎萬分,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他雖然眼高於頂,卻極有自知之明。左翼無論是吳明親自上陣,還是楊易領軍,都不是易與之輩。他前幾天才在中西軍手裏吃過虧,更是杯弓蛇影,眼見楊易不攻,他也樂得如此,吩咐各部按兵不動,待機行事。

“將軍,王將軍勢危,請求支援。”

親兵第一時間發現了中路的求救信號,夏侯天轉頭望去,就見江南水軍全線壓上,已經突入中路水陣。己方戰船,一艘往往要麵對幾艘敵艦圍攻。

這幾年北方水軍戰力雖有大幅度提升,但江南水兵從小就在江河裏滾爬,江船顛簸,若在上麵單兵作戰,北方士兵怎可能是其對手,已有幾艘戰船被對方跳幫成功,水兵也被殺了個精光,敵方士兵發出陣陣歡呼,駕船朝其他戰船逼去。再不支援的話,這種滾雪球的效應隻會越來越大,中路敗亡隻是遲早的問題,中路一破,士氣定然大喪,再想翻盤,勢必登天。看來支援中路,已是勢在必行了。

真是飯桶,夏侯天心頭暗罵。雖然王知慶是水軍主將,但夏侯天對他卻殊無敬意,不由咒罵了一句。可罵歸罵,卻不能不管中路,他向那個親兵道:“令所有人轉向,全力支援中路。”

那親兵剛把燈語打出,就驚恐的叫道:“將軍,敵人,敵人衝上來了。”

夏侯天抬頭一望,就見南人左路艦隊已全速啟動,朝自己高速衝來。他心頭罵娘,叫道:“迎戰,迎戰,快讓所有人掉頭迎戰,別管中路了。”

如果放任對方不管,敵人銜尾殺至,就算衝到王知慶身邊,全軍也將亂成一團,這樣敗得更快。唯今之計,隻有先把中西軍打發了,才能再做他想。

可中西軍真有那麼好打發麼?夏侯天嘴上雖說著迎戰的話,心頭卻掠過一絲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