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一擊5(1 / 2)

第三十二節

“是,略有耳聞。”他豈隻是略有耳聞,曆史上大漢朝,國勢全盛時可比現在這個東漢要張揚多了。至少西漢還有個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兩千裏,打得當時的匈奴哭爹叫娘。但現在這東漢卻對北蒙幾乎一直采取的守勢,即使在漢太祖軒轅侯時代,東漢的武功達到最盛之時。也僅僅是出兵西北,把從北蒙附庸下的幾個西北幾個小國接手了下來。而在北原州,雙方卻仍是互有攻守。

不過他如此回答,左影有點意外,大為驚異地道:“吳大人懂得倒真多,我也是翻了好多古書才知道的。”不過他的驚異也隻是一閃而逝,清了清嗓子,繼續略微得意地道:“吳大人知道這上元節放煙花的來曆麼?”

“什麼來曆?”

吳明怔了怔,他對曆史的了解,大多局限於那些武將的沙場征戰了。至於上元節煙花的來曆,則是兩眼一抹黑。甚至都不知道出自那個朝代,更別說掌握這個典故了。

左影笑了笑道:“相傳遠古之時,當時的大漢高祖駕崩之後,其權利漸漸落到皇後呂氏手裏,呂後獨攬朝政,大力提拔重用呂氏子弟,生生把大漢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等皇後呂氏病死之後,呂氏子弟更是陰謀做亂,意圖謀奪漢室江山。後來經過朝臣的齊心協力,才平了這場禍患。繼位的大漢皇帝深感天平之世得來不易,就把平呂之日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之日,家家戶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這就是‘鬧元宵’來曆。”

吳明道:“原來是這樣啊……”

鬧元宵原來是這麼來的,如果左影不說,他還真不知道,不過西漢高祖劉邦死後,呂氏專權他自是知道的。左影說得如此篤定,看來是真的了。吳明說了半句就停住了,心中劇烈翻滾起來。左影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是影射陶雨的飛揚跋扈麼?是了,他現在是丞相的心腹,對陶雨的步步進逼,祝淮的一再忍讓看在眼裏,肯定是大為不滿吧。他難道是想勸自己盡快站在祝淮一邊,避免再來個“陶氏專權”?但祝淮現在可謂是權勢熏天,陶雨現在也就堪堪自保,甚至這次還受到丞相刺殺警告。他在我麵前影射攻擊陶雨,也過於矯情了點。

正自胡思亂想,左影卻話鋒一轉道:“不過隨著工部魯員外對火藥的改進,這幾年朝廷的煙花製作技術倒是大為提高,連帶著煙花的品種也是多了許多。比如普通百姓放的禮花彈有牡丹、菊花、錦冠、垂柳、葉子、紅燈、連心、落葉等等,甚至還衍生出組合煙花,什麼大鵬騰空、龍飛鳳舞等等。而剛才我放的這煙花,就是一個組成煙花。”

吳明點了點頭道:“確實,這幾年的南寧的上元節燈會要比以前精彩得多。”

也不知道下路孫雲龍都督現在進展如何了。不過下路幾乎全是精銳步卒,又有靈獸兵輔助。加之魯房這幾年改進的火藥技術,丞相幾乎把庫存的幾千輛的霹靂車全拉過去了。下路現在可稱得上是專門的一支攻城部隊,拿下雙彙應該問題不大吧。而雙彙則是廖剛和三木都督的老巢,希望廖剛能在城破之後安然無恙。

現在雙方雖是敵人,但吳明卻始終記得兩人在青庭草原,麵對波斯騎兵追殺患難與共的情景。想到這裏,他心下不由微微一歎。

左影這次卻沒注意到吳明神色的變化,仍自顧地說道:“我自從殘了一腿後,行動多有不便,加之丞相府的瑣事確實太多,所以一向很少出門的,但上元節的花燈會,確是每次都要出去看的。”

是吧,既然是故事,肯定有下文了,吳明打了個哈哈道:“哦,這麼說來,左長史肯定遇見了什麼好玩的事了,否則也不會有如此好興致,拿出來與我分享。”

他這話的揶揄味道極濃,左影自然也聽出來了。但他卻不以為意,仍是興致勃勃地道:“是,吳大人猜得對極了,今年的上元燈節,確實發生了一件趣事。”

吳明也來了興趣,順口反問道:“什麼趣事。”

左影拈了拈手上的花炮殘骸,“這組合花炮的雖然放起來好看,但終究是新品種,放起來威力不好控製,響動也是極大,所以這東西目前也就個昂貴品,一般人消費不起,大多城民連看都沒看過。”

吳明心頭暗道,那是肯定的,南寧城建築如此密集,一旦失火,可不好鬧著玩的。如果不做限製,恐怕光元宵節的火災和治安都夠謝川這個禁軍衙門指揮使喝一壺的。正想著,左影繼續道:“今年的上元節,我就專門準備了一大捆這組合煙花到廣場街去燃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