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青萍2(3 / 3)

她笑了笑,接著又道:“當時東漢初立,各地動亂不止,高祖疲於奔命,就起了分封總督,代為治理的念頭。既然如此,這四大將領就成了他優先考慮的人選。而當時的北蒙虎視眈眈,整個北原州可說是跌遭兵齏,北蒙年年扣關南下。高祖的本意,是想讓何姓將領鎮守北原。而且他也將最精銳的部隊交給鎮守北原的將領統領。”

這種施政方式,也估計隻有這種武者為尊的世界才可能實行吧。一國之君做為宗師,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威懾,根本不用擔心屬下會叛亂,否則,無論從民心上還是自身安危上都將是吃力不討好。隻是如果自己是高祖的話,又能找出什麼好的方法來治理這個國家?

猛地,他身子一震,自己成為高祖?這也太妄想了點,以自己閑散的性格,到現在都是頭大如鬥,更何談來治理這個國家?想到這裏,心頭又是一陣苦笑。陶雨卻沒發覺他臉色的異常,接著道:“但高祖當時卻提出了一個條件,要求鎮守北原州的將領不得和其他家族通婚,族中男子迎娶的,必須是平民子女。當時的何姓將領考慮良久,最終沒有同意。高祖大概惱怒於他,就把他放到最貧瘠的西北三省為總督,也有懲罰他的意思。而後來,王姓家族漸漸掌握了水戰要領,成為樂浪水師的實際掌握者。我陶姓則入仕,大部分人都轉做了文官,隻是這次李鐵政變,我陶家在北方的基業已敗得點滴無存。”

她最後一句話大為歎息,但吳明卻關心的不是這個,問道:“後來呢?”

陶雨苦笑道:“還有什麼後來,後來的結果你不是已經看到了麼?他何家仍然雄居西北三省,雖然貧瘠,卻是相安無事。而虎門楊家卻隻有一根獨苗在你帳下苟延殘喘了。楊家敗亡的主要原因,就是與各個家族老死不相往來,當時李鐵前去抄家,不忿其作為的人大有人在,但卻沒一人為他說話緩頰,相反還有許多家族落井下石,就是這個原因。”

吳明久久沉默,陶雨的這個故事雖然看起來是秘辛,但隻是告訴他虎門楊家“清高”的最根本原因,其他的,他自己都已經看到了過程和結果。卻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她苦口婆心的說了這麼多,就是為了自己能夠接受這樁政治婚姻吧。陶雨微微一笑接著道:“我時常在想,我們這些前朝遺孤將如何在江南勢力中生存下去,吳大人親身給我了一個絕好的答案,這麼現在反而打退堂鼓了呢?”

吳明有點頹然道:“難道,自己的一舉一動,甚至連婚姻就將鍍上政治交易的色彩麼?”

陶雨搖了搖頭道:“吳大人,你還算是幸運的,至少,祝小姐和你兩情相悅,我就不明白了,你還執拗的糾纏在這一點上做什麼。我們這些前朝遺孤,在洶湧澎湃的江南勢力麵前,根本沒辦法對抗,如果再如此格格不入下去,早晚會如同虎門楊家一樣,被這些人湮沒。而你一旦和祝家小姐結合,就意味著你進入了亙古不變的血親勢力範圍。而我們受你所益,也將漸漸被這些江南官員接受,從而再不會排斥我們。”

說到最後,她長長的歎了一口氣,道:“你以為祝淮如此大費周章的壘合你和自家寶貝女兒的婚事,真的就因為你人品武功麼?你把我們南漢丞相想得也太簡單了。唉,薑終究是老的辣,我也是最近才領悟這個道理的。”說到這裏,她似乎想起了什麼,掃了床頭熟睡的小天子一眼,臉上掠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好在現在吳明心裏也是翻騰不休,並沒看到她神色的變化。過了良久,他才頹然歎了口氣,道:“隻是小靈如此,我實在是不放心。”

陶雨搖了搖頭,道:“她會好起來的,如果她不能站起來,就不配姓軒轅,你也太寵著她了,關在籠子裏的鳥兒永遠是飛不高的。”說到這裏,她微笑起來:“吳大人,好好準備吧,再過幾天就是你大喜之日了。不要這麼愁眉苦臉的。”

從送子寺出來時,他心頭還是沉甸甸的。如果,自己和玉清都是普通人的話,這場婚姻自己也該很高興吧。可如今大婚大即,他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想到軒轅靈那張如帶雨梨花的俏臉,總覺得堵了什麼似的憋得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