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江而治1 第一節(2 / 2)

吳明抬起頭來,就見到對方的眼裏依稀有淚花閃動。小公主安然無恙的事,他自然沒和陶雨說。在陶雨心裏,小公主老早已經成了漢水城中的一捧汙泥,她現在真的是一無所有了。她的變化越來越大,連吳明都隱隱有點畏懼。一直把她當成高高在上的賢莊娘娘對待,幾乎都快忘記他是個正常的女人了。

吳明心頭一跳,幾乎想把小公主安然在世的消息透露出去了,但話在嘴邊,最後還是吞了回去,仍是沉聲道:“娘娘,‘天道之數,人心之變’,天子乃天道之子,在位者,如能行天道之實,他就是個正牌的天子。如果暴虐無道,就算是天皇後裔,也必為百姓唾棄,最終身敗名裂。”

這話是在變相的安慰陶雨了。

小天子在陶雨的安撫下,又安靜下來,陶雨愛憐的看著他。然後把他緩緩放於搖籃裏,歎了口氣道:“天道意即人心,吳大人,你老是冒出一些希奇古怪的想法出來。有時候我都在奇怪你腦子裏到底在想些什麼。這話如果先帝聽到,少不了治你一個妄言之罪。不過此情此景細細聽之,卻也有那麼幾分道理。”

她說著,站起身來,緊走了幾步到窗戶邊站定,幽幽一歎道:“遙想去年,殿下臨危托孤給咱們時,至少還是一個完整的國家,還有一個完整的希望。隻是現在全都是支離破碎,殘破不堪。我努力想把這些重新拚湊起來,卻覺得身心俱疲。唉——”

她最後一聲歎息,幾乎拖了個長長的尾音。

吳明暗自送了口氣,和陶雨說話,現在覺得越來越累。有時候都有種想掉頭逃跑的衝動。不過今天看來自己的回答還是讓對方滿意。至少,這個日益孤寂的賢莊娘娘還是把自己看成是一個陣營的。

正自想著心事,陶雨突地肅然道:“吳大人,希望你記得今日說過的話。這小天子不管來曆如何,始終是天子,承載著殿下和我們的一片希望。”

“是,屬下自然省得。”

吳明珍重的應答了一聲。陶雨現在的話中,多少有些拉攏之意。不過現在她說的也是實情,整個南方現在幾乎是祝淮一手遮天,陶雨現在在南方幾乎算得上毫無勢力。自己不管怎麼看,都是她唯一的嫡係了。她現在唯一能指望的,估計就是自己了吧。陶雨看了看他,過了半晌才接著道:“吳大人,好好加油,一旦新朝成立,你的近衛營代統領前麵的代字肯定要去掉。可能的話,開府建衙,自領一軍都是可能的。”

“什,什麼?”

吳明已是驚得目瞪口呆,一時間張口結舌不知道說什麼好。

近衛營統領曆來擔負著護衛皇家一脈的任務。雖然地位特殊,但頂到天也隻能帶滿建製的九百九十九人,雖然戰力超強,但卻受到人數以及製度限製。統領下的四個大隊正位置,更是各個大世家的香餑餑。許多世家大族,往往以自己家族能在近衛營占領多少個得力位置而互相攀比。如此一來,裏麵派係林立,統領命令下達都是個大問題,更別說做道“同心協力,令行禁止”了。

而統領一職,一般也就是個四品武職。這官說小不小,說大卻絕對算不上大。東漢官分九品。每三級為一個大的台階,九品到七品隻能算得上小吏,在軍中一般做不了主,在地方上也是個應聲蟲。而六品到四品則屬於中級官員,軍中的大部分雜牌校尉,將軍之類都一般卡在這個階段。一旦到了三品,那才真正算得上進了真正的權利中心。東漢的各省省督,一般都是三品大員。

近衛營統領的這個官職卻剛好卡在了這個要命的關卡上,進退兩難。高祖設立近衛營時,一直未有統領開府建衙的先例。並非規定統領不能帶兵,而是皇家根本不需要你擁有那麼多的權利。這也許,就是皇家平衡各方勢力的一個體現吧。

陶雨現在幾乎是山窮水盡了,自然不會考慮那麼多。隻是,這事若成的話,祝淮會答應麼?他想了想,終於忍不住道:“那祝總督的意思是?”

陶雨掃了一眼小天子道:“你是考慮祝淮會反對是吧,這事是他當著小天子的麵親自答應我的。如果他失言,那就是欺君之罪。”

吳明幾乎要笑出聲來。小天子才兩個月不到,如何知道什麼欺君之罪?祝淮此次對小公主趕盡殺絕,陶雨雖然表麵上不說什麼,但心底肯定對祝淮恨之入骨,陶雨這話說出來,就明顯帶了點意氣成分了。不過,準許自己開府建衙,這肯定就是陶雨和祝淮之間的一個政治交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