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做個快樂的小道士(2 / 2)

原來李蛋悟出的道法明鏡能映照大千,解析萬物萬法。方才他便是用這明鏡作弊,將金光符籙複製了一遍。

崔傻子看得傻眼,暗自咬牙,這俗貨是怎生聰明?一道符籙,沒個數年功底,如何畫的那般流暢?

李蛋將符籙拿了,得意笑笑,晃晃手,也變出朵蓮花,雖是鬆鬆垮垮不成形,但也大如臉盆。隻是這般大,如何拿在手裏?坐在上麵,又似小了一些。

再看崔傻子手裏那朵蓮花,細致小巧,栩栩如生,比之他人,賣相都勝了一籌。

“哼!”總覺得崔傻子好像對他哼了一聲呢!是錯覺嗎?

崔傻子不再看那個好運的家夥,隻將手中蓮花又做變化,成了一柄細細長長的玲瓏小劍,指揮著在身邊轉了一圈。

李蛋也是瞧見了,隻當那崔傻子服氣了,便凝神雕琢手中蓮花外形。

這金蓮有個說法,叫做步步金蓮,便是道人腳踏虛空的時候,在空中凝結出蓮花,以為依憑,行走虛空,翩翩如仙人。若是外形變得差了,走起來隻怕便沒有那麼風騷了!

雖然距離一步一金蓮的日子還早,但也不妨礙李蛋的想象,於是定下決心要去好好練好這第一道符籙,達到念動法生的地步。想一想,到時候,道家金光,霞衣護身,神劍斬邪,蓮花淩虛,不是美的很?美的很啊!

擦擦口水,李蛋發現眼前金光散亂不成形,又似快要潰散一般,原來是剛才神思不囑,教它亂了結構。

雲濤道人見了,隻微微一笑,將蓮花散去,看諸道人賣弄。他浸淫符法三四十年,自是對諸人缺漏之處明了於心,當下一一指出。

“卻原來還有這麼多講究。”李蛋也在一邊聽著。符籙是死的,人是活的,這金光符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不是師傅傳授,要自己領悟,那不定到什麼時候。

說著說著,雲濤道人也自發感慨起來:“道家降妖,多用金光。但世人愚昧,有許多不明白,以為符籙靈驗就是大放金光,其實謬誤。”

“又有許多三教九流的人物,傳下許多稀奇古怪的符咒,多用金光符造假。一手粗陋的假符配上金光,反教許多真傳失卻,實在是可惜可歎!”

“譬如民間傳有一種止血符咒,乃是傳承自道家八符之一的鬥母玄靈符,將元氣變化,滋養身體。幼年小兒,舉步不穩,多好嬉戲,最易傾跌,或致肉破血流不止,用此符便能治之。隻是傳到後來,不覺失去精髓,有蠢笨的還編了首稀奇的咒語,咒曰:太陽出來一滴油,手執金鞭倒騎牛,三聲喝令長流水,一指紅門血不流。言罷,畫了張粗陋的金光符,燒了塗在小兒傷處。隻是那紙灰有幾分止血功效,往往能停住流血,但哪裏算的上止血符?止血符籙一成,貼在患處,便能令肌合膚愈,看不出一絲痕跡。”

“又有人傳出許多符籙用法:什麼用火焚化、用水煮食、用線佩戴,真真將符籙原來的本意忘卻了。符籙符籙,終究是法術,是元氣變化,若是你不用元氣催發,符籙不過一張廢紙罷了,哪有許多用途?”

“道家八符:金光、神行、大力、甘露、淨心、五行、天心、玄靈各有神妙,但卻無一不是靠元氣發動,哪有什麼依靠火焚水煮的?”

言語間,是不勝唏噓。

“不說了,越說越是讓人氣憤。”

“你等且將八符練的手熟,達到念動法生的地步吧!這八種符籙是許多法術的基礎,練的熟了,才能更上一步。今日已是不早,講學就到這裏,且各自休息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