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蒼雲世界(2 / 2)

雲濤道人嗟歎著,眼神裏閃過絲絲落寞,但轉向李蛋,眼神中又有幾絲期待。

“你可是奇怪我為何與你說這些,那是因為昨日你堪堪踏入修行的元初之境,便引來元氣灌體。我等道人見元氣顯化,生出異象,便知你修成道法,完成了第一次蛻變,算是入了大道之門,算是我輩中人了。”雲濤道人擺擺手,示意李蛋不要開口,聽他說下去。

“道人修行,就是不斷蛻變自身靈魂,變化元神,從而踏入服氣長生,神明不死的境界。除卻諸般蛻變靈魂的秘法,最好的法門就是在天人合一的狀態下自悟道法,主動完成蛻變。此乃是可遇不可求的機緣。否則,沒有法門,沒有機緣,沒有悟性,尋常人等,就算元氣積累個三四十年,修成呼風喚雨的大法術,也完成不了靈魂蛻變。”

“修行修行,不成道法,便是如同竹籃打水,到頭來還是一場空,隻能庸碌百年,化作黃泥,複歸了天地,白來人世間一場罷了。”雲濤道人緩緩道,“但想修成道法,又是何其艱難?道法一成,靈魂蛻變,乃是由人向神聖的轉變,千萬人而不得一。豐國有千萬人口,修成元氣的有七八千人,但修成道法,完成蛻變的卻隻有五六十人罷了。”

“你機緣巧合,邀天之幸,剛剛踏入元初境界,便能踏入大道之門,實在是讓人嫉妒!”雲濤道人微微一笑:“恰巧,又有前輩高人贈你機緣,與了一部《四荒大典》給你,上麵秘藏地水風火的蛻變之法,可以讓你再完成四次蛻變,離那元初之上的服氣境界更進一步。如此一來,你也算的上鴻運齊天了!”

“老道士我得蒙先師栽培,苦修四十七載,花費無數靈藥,也不過才完成三次蛻變,已經無力去闖那大漠神山、碧海藍天。但老道士不甘心一生庸碌,總想留一份希望。”

“我長生廟傳承自主世界,上下六千年,傳承有一百零六門法術,有消災解厄,變化形體,吐焰吞刀,擔山禁水,呼風喚雨,雷鳴電閃等等諸般大法,其中更有十二門秘傳法術能轉化為道法。你有機緣、有悟性,老道士隻問你一句,是否願意拜到我長生廟下,繼承我長生廟的道統,去替老道士看一看世界之外是多廣闊?”

李蛋傻了眼,第一,他沒有想到這個世界居然是一片世界樹的葉子所化,第二,突然說要讓他繼承一廟道統,這也太突然了吧?而且自己昨天突破好像還弄出了什麼異象?

見李蛋愕然沉默,雲濤道人卻是笑了:“是我著急了,與你說了這麼多。一時也理不清楚,這廟裏你總歸還要呆上兩年,總能想得明白吧?”

想了想,雲濤道人又道:“隻是你手中那本大典先不忙著練,那是道家真文,有許多精微奧妙之處:也能顛倒陰陽,也能龍虎調劑。顛倒陰陽,血液變水,骨肉化泥,身受風切,體遭火焚;龍虎調劑,入地鑽地,入水分水,化風成風,變火成火。遭刑受罪化泥灰,四象裏來我稱尊。同是一般道,卻結兩種果。四荒大典,非是道家學問到了精深處,萬萬不得修煉。”

言罷,道人跌足而起,腳下生雲,作歌道:“平生修道深山裏,參玄悟妙日日勤,也曾飲霜雪,也曾食白石,萬般辛苦為真諦。學的變化人人誇,學的法術真稀奇,可憐散氣血,可憐白頭發,造化弄人一場空。今日回轉丹爐鼎,燒炭煮水教頑愚,一心傳道點明燈,做歌演法顯本領。”

白雲過澗,虹彩飛渡。斯人已逝,泥爐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