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浪潮影響下的策略研究(1 / 2)

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浪潮影響下的策略研究

財政金融

作者:楊鵬強

摘要:進入新世紀,我國互聯網科技和移動通訊技術迅猛發展,在近幾年,其普及程度更為廣泛,互聯網金融也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依托搜索引擎、雲計算、社交網絡等信息技術,快速搶占金融高地,逐步形成自身特有的發展模式,不但對銀行業務造成直接的影響,也間接衝擊了銀行的經營管理模式。本文以此背景為著力點,以商業銀行為出發點,力圖通過介紹互聯網金融的特點及當前的主要發展模式,分析其對商業銀行造成的威脅。更重要的是,研究商業銀行如何在這種威脅中,化挑戰為機遇,通過有效的措施,提高商業銀行的競爭力。

關鍵詞: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經營管理模式

互聯網金融是指通過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用以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新興金融模式這種模式,既不同於商業銀行間接融資,也不同於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融資模式。作為新舊兩個領域的結合體,互聯網金融繼承了傳統金融業和互聯網精神的精髓,打破了各行業原有的束縛,產生了新的領域。

一、互聯網金融特點

與傳統金融不同,互聯網金融不但在金融業務中采取了不同的媒介,而且在金融業的參與中深諳互聯網精神,即“開放、平等、協作、分享”。將互聯網、移動通訊等工具運用到傳統金融業務中,使其形成以下特征:成本低、效率高、發展速度快。通過網絡平台,資金供求雙方可以自行完成交易,更加省時省力,互聯網金融也加快了自己的發展進程。具體而言,有以下特點:

(一)普惠金融

一直以來,傳統商業銀行未能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使民間金融一度十分興盛。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使其可以依托信息技術,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時,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貸款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既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又有助於促使民間金融陽光化,共同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

(二)數據挖掘要求程度高

數據挖掘作為一種重要的工具,被互聯網企業高度重視。如阿裏金融將數據庫看作其核心價值,著重於深度挖掘互聯網數據庫。但以目前市場上的整體水平而言,數據挖掘在金融中的運用遠不如在互聯網領域的運用。究其原因,一方麵是因為作為一個新興事物,金融業對其重視不足;另一方麵是因為缺乏既懂信息處理技術,又會數據建模,還對金融行業有較深理解的複合型人才。

(三)管理水平較低

這主要體現在自身和外部兩個方麵。一是自身風險控製能力較弱。既沒有接入人民銀行的征信係統,又沒有建立信息共享機製,易產生風險。二是外部監管水平較弱。由於互聯網金融在我國尚處於起步發展階段,相關法律及部門監管尚不完善,缺乏完整的行業規範,使得其麵臨眾多因政策和法律變更而帶來的風險。

(四)風險程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