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傑的目光澄澈而堅定:
“小王爺,就是你之前說過的話,孤證不能成立。趙氏內功排名第三的話頭,是沙家偶然從前人的一本誌怪中讀到的,其真實性待考。你會真的憑此認為太祖長拳或盤龍棍就可以追根溯源到太祖那裏?其中就沒有他人偽托假冒的成分?雖說現下已經至少確定了少林、逍遙兩門武功的源流,但在對那七大高手的論證完成之前,從學術角度而言,沙家還不敢就此斷定我等身處的這個世界具備完整的曆史延續性,至少在武學方麵是這樣的。”
趙洵聽完之後,一時沉默不語起來。
他知道,在這個問題上李連傑是對的,既然是自己促成了這次調研的發起,本就不該虎頭蛇尾草草結束,所以在抑製住了起初那一點“遮羞布”的想法之後,他並不反對李連傑繼續追查下去。
不過從李連傑執著的態度上麵,他想到了更多的東西。
在他的潛意識裏,一直認為自己是這個世界的外來者,理應對這個世界抱有這樣那樣的看法和意見,讓他意外的是,作為這個世界的“原住民”,李連傑對自己世界的懷疑程度竟然不比他少,或許還會更多。
由此反觀自身,上輩子一直在那個世界裏渾渾噩噩地活著,自以為了解世界的全部,現在看來連那個世界的一個穩定的立足點都沒有找到,很可能就是一場大笑話!
到現在他已經不再擔心某個生靈去偽造證據的可能性了,因為那樣做就是打破了遊戲規則,導致創世者本身的存在合理性都失去根基,因此他越發堅定了讓李連傑一查到底的信心。射宋世界的真實與否不再顯得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對世界背後原因的探詢,這才應該是自始至終排在首位的。
顯然這項工作並非一個人甚至幾代人能夠完成,不過更顯然的是趙洵並不急於一時,他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一位出色的研究人員並搭建起了一個合理的研究框架,這就夠了。與此相比,一點可憐的麵子又算什麼?
他默默地點了點頭,表示讚同李連傑的作法。
就在趙洵以為上麵那些就是李連傑研究成果的全部時,哪知人家還有新東西拿出來。
李連傑已經將手中冊頁翻過去了一大半,隻剩下寥寥幾頁的樣子,然而他說出來的話卻仍是那樣震撼:
“關於這個世界是否會有可持續的發展,沙家也大致定下了調研方向,並得出了一個初步結論……”
趙洵用看怪物的眼光看著李連傑:
“……你說!”
李連傑不緊不慢地道:
“結論是:會有發展。據沙家預計,今後這個命題將從十個方麵展開,但現下由於人力有限,沙家還是隻能先從武學入手,這也恰與沙家正在進行的‘七大高手排行榜’的調研工作不衝突。”
“從曆史來看,中華武學的傳統一直都在延續,但武學的世界正在衰落之中,這是不爭的事實。上古先民勇力過人,乃有以仙俠目之者,其煉體功法已不可考,至春秋之世為一變,有前人習古猿吐納之法而演化為當今武學之濫觴,但與先民相較已是落了下乘,至秦漢魏晉又為一變,世之遊俠兒技出多門並不拘泥一端,而至隋唐為其集大成者。五代以降,武學之道漸趨死板僵化,強分武學為內外二功,並將內外兼修奉為圭臬,殊不知內外之分先自落了下乘。當今之世與七大高手的世代相比,武學衰落跡象更是明顯,多項功法失傳,代表武學最高水平的所謂天下五絕,在七高手之世可能連前二十名都排不進去……”
趙洵聽得有點納悶:
“按照你的邏輯關係,那豈非是說這個世界不會有發展,反而是在衰退了?”
李連傑道:
“不然。根據沙家的對比分析,武學乃是與世界發展相悖的,曆史上隻有在艱辛惡劣之條件下方能發展出高深武學,而生存條件越優,武學就會越發衰退,當今武學比不上七高手之世,恰好說明了現時的世界正處於發展之中。這一點,在沙家親眼見到饒風嶺上天武軍的火槍試練之後,就能完全確定下來了。”
趙洵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
很簡單的道理,也是很明晰的思辨關係,但是要想把它合理完整地分析總結出來,就並非看上去那麼容易了。
在這個時代,在自己射雕大宋的世界裏,終於有人獨立邁出了第一步。
繼續更新!繼續鮮花收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