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雌雄之辨(2 / 2)

饒是趙洵的曆史知識爛熟於胸,這般沒頭沒腦的,實也猜不出這女子的來曆,但是苦思之下,竟被他憶及當日在汝陽官道上,似曾見過與這女子身影相仿之人。隻是當時兵荒馬亂的也沒多作留心,看過一眼便罷,此刻想來究竟也是沒什麼著落。

等候了約莫半個時辰,金廷議和欽差大臣一行終於抵達了德安水城。稍事停歇,聶兒將船隻安排妥當,當即給欽差使團及大堂裏眾人放船過河。

不消說,元哥及趙洵自是被安排在尊貴船位上,與欽差本人同船過河,由聶兒親自作陪。秋娘及霍都等人都上了第二條船,另有五艘艨艟鬥艦在左近護送。一行船隊徑直向穎州方向駛去。

說來好笑,那秋娘本是蔡州城中一名青樓女子,歌舞雙絕,豔名流傳甚廣。穎州招討使大人素喜熱鬧,但苦於戰爭時期的諸般條例限製,早已憋悶了許久。近幾日這位大人突發奇想,要在府上辦一個“中元盛會”,美其名曰超渡戰爭中死難的英靈,實際就是要讓他老人家高樂一場。他自覺這個主意順理成章,妙不可言,當即命手下人大操大辦起來,專程派人去蔡州召秋娘小姐前來助興。為了宋軍搶渡汝水而不得不封鎖沿河渡口一事,招討使府上還巴巴地頒下了一道虎頭金牌給秋娘,許她特權乘船過河。

那位負責議和的欽差大臣是一個叫作張天綱的漢人,三十多歲年紀。他聽了聶兒委婉地說起秋娘的身份背景,不由氣得連聲大罵“荒唐”。隻是人家招討使乃皇室宗親,姓完顏的,他一個外姓家奴又能怎麼樣了?當下隻是堅決反對聶兒將手持金牌的秋娘安排在自己船上。

聶兒自然也沒這麼大膽讓郡主與一名妓女同船,本來準備好的兩條官船,一條打算給郡主專用,現在隻能讓張欽差、兩個副使和幾名護衛也坐了上去。好在負責郡主安全的汪師爺甚好說話,隻笑了笑便應允下來,倒讓聶兒好一陣感激,又偷偷塞了六根金條過去,趙洵自是笑納在手。

說起那位張欽差,此人雖是反著讀聖賢書的,倒也明白效忠的道理。或許為了表明自己的氣節,又或許真是憂心國事,他居然在開船之後還不罷休,又在船上專門向元哥請見了一次。

在元哥艙室裏,張欽差慷慨陳辭以至泣下,再四奏請郡主在抵達穎州時,需要好好地申斥一番那位胡鬧的招討使大人。此際正當戰爭時期,怎能如此亂來,動搖我方軍心士氣?論輩分招討使乃是元哥的堂叔,不過論身份地位,二者還是尊卑有別,元哥自然也當得起這個訓誡之責。

在當著下屬官員的麵時,元哥就是另外一副作派了,隻見她端端正正地坐在一層珠簾之後聽著張欽差的申訴,臉上不露喜怒之色。聽完之後,她先是淡淡地慰勉了張欽差幾句,隨後話頭一轉,說出一席話來,隻把張欽差聽得瞠目結舌,不知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