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 陰差陽錯(2 / 2)

原來,那個在大散關賣梨的暗探散集之後收拾梨筐回家,先把第一條情報謄錄下來,拴在信鴿腳上放飛回饒風嶺,今天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然而在這個暗探心裏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勁,攪得他吃飯不香,睡覺不著,偏又想不起來有什麼異常。

為了檢驗自己的工作是否存在失誤之處,暗探在心中默念趙柬從“與願寶典”裏摘錄下來的“情報事務要旨”中的第一段話:“置疑!情報人員的不二法門!”於是暗探先把自己置疑了一番:

假設我今日有心投敵,但是自己都沒有發覺,由於擔心被都統大人看出來而施下責罰,故此心神不寧。可是既然連我自己都沒有發覺,都統大人有什麼理由要處罰我?第一假設不成立。又假設我今日辦事不力,對待工作粗心大意,由於擔心都統大人挑我的毛病,故此心中不安。可是如果說我態度不積極,那我又何必操這份閑心?這樣看來,第二假設也不成立……

暗探冥思苦想,直到把自己攪得昏頭漲腦,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幸好他後來終於毅然決然地從這個假設與否定的邏輯怪圈中掙脫了出來,否則十三世紀的尼釆就要誕生在中國了。

接下來暗探開始置疑別人。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下午遇到的那個長相俊秀、說話十分討喜的小廝。這一次暗探也不假設了,他認認真真地回想了一遍,從小廝的出現直到離開,從言語動作到穿著打扮,整個經過情形都沒有任何值得懷疑的地方。記得那小廝吃完梨,自己還一直目送著他回到了那群皮毛客當中去……

皮毛客!

想到了此處,暗探一個鯉魚打挺從床上跳下,嘴裏險些叫出聲來,因為在他腦海裏,清清楚楚地浮現出了當時的一個場景:小廝跳上最後一輛車後,在前麵第二輛貨車旁有一個騎馬的皮毛客回頭看了一眼,隨後將一隻手伸進帽子裏抓了抓頭癢,又把帽子戴正了。

現在暗探明白自己為什麼會覺得不安了,因為他突然想起來,當時那個皮毛客在帽子底下遮掩的是一個大光頭!

宋人無論男女都會留發,光頭雖然少見倒也並不稀罕,僧尼病發都會導致光頭,南北皆有出產,可是這種常人視若無睹的現象放在專業諜報人員眼中就會覺得事有異常了,再聯係到這夥皮毛客是從北方金人那裏過來,暗探思忖再三,最後還是決定要把這次事件細細描述,如實上報給都統大人來定奪。

趙柬在收到從大散關發回來的第二份情報後,起初也不以為意,覺得暗探是小題大做了,後來倒是暗探在字裏行間裏流露出來的對那個小廝異乎尋常的關注口吻引發了趙柬的一些聯想。

要知世上之事往往暗含一定玄機,縱然相隔千裏之遠,其間也似有一線牽連。就像是飛書俠女錯把趙與願當成了完顏康一般,趙柬在看了暗探的描述之後,心裏忽然莫名其妙地生出了一個念頭:機智俊秀,年紀幼小,這莫非是……小王爺回來了!他已知巴蜀有變,特意潛行回來察探!而那個光頭想必是護駕的少林僧!

後世的心理學家們在分析趙柬隨後采取的一係列行動之時,無不在充分肯定了暗探的曆史功績和趙柬的應變果斷之後,又口氣婉轉地為趙柬辯解:

柬勤於王事五年如一日,但在日甚一日的巨大工作壓力下,心中對小燕王的思念已經到達了一個閥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