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有僧則名(2 / 2)

接下來便是一出“十三武僧救宋王”的經典橋段。那些和尚們在趙與願的呼救聲中拍馬趕到,幫著救起了朱勇能,又急忙背負他二人抄小路到了少林寺中烤火喝湯,好歹是把他們凍得隻剩下的最後一口氣給續上了。隨後趙與願便與朱勇能二人在少林寺中安安心心地住了下來,直到第二年開春雪化。

這四五個月當中,趙與願在少林寺裏閑來無事,除了去各處佛堂隨喜一番,頂禮膜拜一二,顯得他也確實是誌心禮佛,再有就是去什麼達摩院啊、羅漢堂啊、香積廚啊、菜園子啊、藏經閣啊等等地方隨意散散步。

什麼?達摩院乃是寺中武學重地,外人禁入?我給錢……給錢也不行?哦,那算了,我就是問問。羅漢堂……好好,我走我走,你不用拿一對牛眼珠瞪我。香積廚……嘖嘖,居然比皇帝老子的禦廚房還要幹淨,看來炒菜之時還真是不放豬油的說……菜園子。喂,方生師父,你帶我到這裏來幹什麼?你沒見我被人打了嗎?這個地方又怎能休息養傷?

方生小和尚這幾天一直陪著趙與願在寺裏閑逛,與他日漸親厚,聽他這樣說,不由為難起來,埋怨道:“誰讓你剛才瞎說來著?我們香積廚裏的火工頭佗也不是好惹的,你說他在菜裏放豬油,他還有不打你的?我隻想帶著你趕快跑開,現今卻到了菜園子。你忍一忍吧,等我看那頭佗離去,再帶你回僧房上藥包紮。”

趙與願心想,火工頭佗不是在四十多年前就反出少林寺了麼?怎麼還在寺裏留下了苗裔?麻麻的,這一頓鑿栗打的,相信就是當年的苦智禪師來了也禁受不住啊!

他左手摸著頭上的大包,右手向前一指:“出家人不可打誑語。那前麵不就是一座僧房麼?快帶我前去包紮!”

方生扭頭一看,隻見在菜園子旁邊不遠處,有一座三層高的朱漆樓閣倚山而建,飛簷鬥拱,綠瓦紅牆,屋頂覆著一層厚厚的白雪,滴水簷下鈴鐺隨風而響,雪地上一行足印曲曲折折地通到了樓閣前的台階上。

方生搖頭道:“我沒騙你,那不是僧房,是……咦,對了,我們可以去找覺遠師兄啊,他為人最好,定會給你治傷!”

說罷,方生領著趙與願向那座小樓走去。

趙與願聽著覺遠這名字十分親切,恍惚間思緒又回到了那個純真爛漫的年代,不由想起了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少林寺、覺遠、牧羊女、阿黃。一首久違的老歌也同時在心中唱響:野花香啊啊啊,春光俏啊啊啊……

……哦。不好意思,唱錯了。應該是:日出嵩山岰,晨鍾驚飛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