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夏夜釣魚,有利節能減排(1 / 2)

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越來越豐富,但我們生活的環境卻越來越差,藍色的天空變得灰蒙蒙的,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也越來越多,有野生魚的水域那是更少了,特別是溫室效應,讓現在的夏天熱得沒空調人就受不了。

記得去年夏天,縣城裏有個變壓器因不堪重負爆掉了,造成西城區大範圍的停電。我當時正在湖邊夜釣,選擇的釣位相對僻靜,平常也就是湖邊的居民偶爾路過。可那晚卻人氣飆升,遊人如織,一打聽,原來是變壓器燒了,在家裏熱得睡不著覺的人,都跑到湖邊納涼來了。到了夜裏11點左右,新來一釣友,打窩後和我聊了起來,他告訴我一個令人吃驚的消息:“城裏的賓館都爆滿了,我開車轉了一圈愣沒開到房。熱得睡不著,幹脆帶著家夥到湖邊夜釣來了。”原來如此。看來夜釣還可以節能減排。

我所在的小城叫淮陽,地方不大,名氣卻不小,景點我就不說了,單說說龍湖水吧。我們這裏,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整個縣城都被水給圍起來了,水的麵積將近一萬畝,吸引了附近縣市的釣友們經常到我們這裏來釣魚。到了夏天,夜釣的人也特別多,有時外縣來的釣友甚至超過本地釣友。雖然大家都有工作,但晚上出來釣三四個小時,不會影響第二天的工作。

我雖然釣齡也有20多年了,可是玩夜釣也就是這幾年的事,磕磕碰碰中摸索了一些經驗,現拋磚引玉,和喜歡夜釣的朋友們共同探討一下。我這裏說的夜釣,不是在大水庫裏鏖戰的那種,而是離家比較近,方便隨時可以出行垂釣的夜釣方法。所以不用帶帳篷什麼的,有個自行車就能出發。但除了白天垂釣的裝備外,夜釣必須備有以下用具。

一、夜釣燈。一般是充鋰電池的紫光燈,帶支架可調節角度,燈光可調整為強紫、弱紫、白光,以適應不同的夜釣環境。價格多在200元左右。

二、頭燈。選擇亮度大些的可充電型的(電池的雖然輕些,但亮度不夠,而且廢棄的舊電池對環境的破壞也非常大),騎自行車的釣友回家的時候還可以戴上照明。說明一點:頭燈是用來照明的,不是用來照魚的,千萬不要往窩子裏照,要是驚了窩裏的魚就麻煩了。

三、電子夜光漂。有了釣魚燈後,它的用處就不大了,但準備個它是為了萬一魚口特別好,而夜釣燈又沒電的情況下可以應急。不要使用夜光棒,那玩意用一次就扔了,裏麵的熒光粉又對環境有汙染。帶上個電子夜光漂,放漂盒裏,也不占地方。

四、穿好鞋襪、長褲、長袖衫,防止蚊蟲叮咬。

準備好裝備後,白天要到釣點偵察一番,看看哪個釣位出的魚多。倘若白天一口沒有,或魚情很差,一天釣不上幾條魚,那晚上勸君還是做點別的休閑吧。我有時釣癮發作,不顧白天的魚情很差就去作釣,幾乎是百分之九十“光頭”,我親身體驗過幾十次。

我一般傍晚7點左右到達釣點,有的釣友還沒收竿呢,詢問過魚獲後,就等他收竿吧,釣老窩子,省去咱好多誘魚的麻煩。在等釣友收竿的時間裏,也別閑著,開好餌,組裝好釣具什麼的,準備大幹一場吧。

記得第一次夜釣,認識了從事教育工作的葉老師,此人釣技很不錯,購買裝備也舍得投資,但和我不同,他隻信實踐,不講理論。因為我長期閱讀《中國釣魚》雜誌,理論的知識提高了不少,經常告訴他一些基本的垂釣知識,比如說魚竿的釣性什麼的,想讓他叫我老師,他卻嗤之以鼻,嘲笑我是紙上談兵。我的拙作在《中國釣魚》雜誌2012年第十一期的“天下好釣場”發表後,“達億瓦”給我寄來了獎品:一隻漁線輪和一頂太陽帽,市場價可是在1000元左右,告訴老葉後,他那個羨慕嫉妒恨啊,酸酸地來了句:“真是沒人才了……”那晚我們碰頭後,到了當地叫南湖的橋邊。當晚魚情很好,白條很少,基本都是鯽魚,平常白天釣的都是半兩左右,可是晚上釣的小的也有一兩。拋竿入水後,一分鍾內必提竿,3竿之內必中魚,還時有雙棒出水,把俺兩個爽得哦,堪比,堪比……不說了,釣魚人都知道那是啥個爽。那天是周末,如此大好的魚情,我們決定大幹一場,沒想到那夥計懼內,老婆大人10點打來電話,命令他回家,他可憐兮兮地求老婆開恩多玩會兒,但電話那頭好像不答應,葉老師就準備收家夥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