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想為大家介紹一下在《大敗局》2中出場的9位人物,他們分別是:健力寶和李經緯、科龍和顧雛軍、德隆和唐萬新、中科創業和呂建新、華晨和仰融、順馳和孫宏斌、鐵本和戴國芳、三九和趙新先、托普和宋如華。
(1)我不忍直視李經緯和健力寶的這段故事,心中總是不免會為他惋惜和哀歎。
但是這段曆史必須讓更多人知道,並從中汲取養分,才不枉李經緯那悲壯落寞的結局。
李經緯的童年十在孤兒院度過的,成人後通過自己的努力當上了廣東三水縣的體委副主任,對於早年奔赴黃泉的父母來說,這也是莫大的欣慰,而李經緯的後續努力會讓他們的在天之靈感到驕傲和振奮:
李經緯因沒有背景遭人排擠被發配到縣裏的酒廠當廠長,別人的惡意行為卻讓他接觸到真正事業的起點,真可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可能是得益於獨立的成長心路和不服輸的精神,他硬生生地在酒廠裏搞出一條啤酒生產線來,好歹也能算是養活工人們了。
一次出差的機會去廣州,他看到了易拉罐可樂,一時間他仿佛是井底之蛙調到了天井台上麵,思路跟著開闊起來。當你想著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會自動被這些事情所吸引,他又找到了一位運動功能型飲料的開發者。於是,他的夢想便有了翅膀,可能是體委出身吧,他一下子想到了借助賽事,提供廣告植入,迅速打開市場。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事在人為,從產品名稱到logo設計,從生產到包裝,一切都那麼緊湊且順利:健力寶作為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奧運代表團的首選飲料。中國女排又剛好三連冠,東方魔水的稱號便一直伴隨著健力寶的不斷發展。
老天眷顧李經緯,讓他開始品嚐到人生的甘甜。廣州第六屆全運會上,健力寶的廣告鋪天蓋地和拉環有獎的促銷手段讓健力寶成了飲料行業內的常青樹,這其中無論是太陽神、娃哈哈,還是三株都沒能撼動健力寶的國家級江湖地位。
一開始,我以為李經緯是擁有更高自持力的企業家,當其他競爭者紛紛轉向多元化的時候,他可以充滿定力,仔細追究才發覺:李經緯在背後有不為人知的苦惱和糾結,因為於情:健力寶是他一個人拉扯大的,甚至是他生出來的,但是於理:健力寶屬於廣東三水縣,縣政府給予了不少政策上的支持和配合,企業的產權歸屬問題在那個特定的曆史時期總是老大難。
李經緯的生命中還孕育了另一個體育品牌,那就是李寧。後者退役後本來是想當個體育學校的校長,落俗套的想法讓李經緯給製止住了,並出手相幫,扶植起了李寧品牌,最後更是扶上馬送一程,讓李寧得到了真正的自由和屬於他自己的企業,幸運的李寧李總啊!
李經緯就沒那麼幸運了,也許是功高蓋主吧,他與三水縣政府之間的關係開始變得敏感而又微妙。企業大了建樓自是無可厚非,可在政府領導眼裏成了轉移資產;策劃香港上市隻為贏得更充裕的資金,可在政府領導眼裏成了別有用心;海外做廣告和大力宣傳是為提升品牌的全球知名度和美譽度,可在政府領導眼裏這是離經叛道。
沒了信任談何合作?!
李經緯如同健力寶的奶娘一般,養大了孩子便要麵對被踢出門外的窘境,畢竟胳膊擰不過大腿,他隻能認命,但是健力寶離開了李經緯之後又該何去何從呢?政府對李經緯的懷疑慢慢演變成提防和警覺,到後來居然要出售健力寶時,點名不能賣給李經緯。
繼任者是大家都知道,也都嗤之以鼻的不靠譜的張海,早年還說自己是法師,在民間沒少坑蒙拐騙,後來不知道從何處整來一堆的頭銜兒,讓三水縣政府以為他是聰明人,他卻硬生生地把健力寶品牌摔在地上,還要吐兩口唾沫。他試圖推出更時尚的“第五季”等近30多個飲料品牌,一時間讓消費者眼花繚亂。
健力寶的起源深得人心,不是隨便一個小屁孩兒整個花樣的名字就能替代的了的!果不其然,廣告砸下很多錢,收效卻大不如以前。由此可見,這個張海根本就是個外行:健力寶能夠逼近50億銷售額,企業的品牌不是需要提升知名度,而是轉而要經營美譽度的時候了。
張海之後就更亂了,先後由祝維沙和李誌達執掌大印,但是都是屁股沒坐熱就被趕走了,一直在幕後的葉紅漢最後贏得了勝利。
讓人想要拍案而起的是給李經緯扣上一頂貪汙的罪名,卻又在廠子裏局麵混亂時請李經緯坐著輪椅去安撫民心,後來又是不聞不問,連審都不審,就那麼幹晾在一邊。這叫什麼事兒啊!
就在去年的4月22日,老爺子淒涼且無望地離開了人世,享年74歲!
隨著他離開職位的那一天,健力寶變成了沒娘的孩子,再也不曾被人提及。
(2)接下來可能心裏會舒服一些了,因為一手締造了科龍冰箱的潘寧比李經緯要想得開一些,結局也要好過一些。他隻有小學四年級文化程度,但他硬生生地打造了中國的第一台雙門電冰箱。他非常看重科技的力量,也很重視團隊的管理,在鄧老考察生產廠區的時候,顯然是被廠子的生產實力所震驚,他發出了折服後的感歎,提出了一句口號:“發展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