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爺莫看這麼大歲數,他還是家裏主要的勞動力。每還是會去田裏,為一家人勞碌。也是因為有了目標,這些年,他也拚命的在攢錢,總不能到了孫子輩上,還攢不出考試的費用吧!
李家送了謝禮來,曾老太爺送走了李大郎,就叫來兒子曾慶與兒媳歐陽氏。了前因後果,自己咕咕的抽著水煙袋,想想,“你們,他們來道謝,是不是想讓咱們去提親?”
“不能吧?事當從權,那麼危急之時,凡兒伸出援手,放到哪兒都是得過去的。”曾慶笑了一下,隨口道,可是一抬眼,看到父親沉沉的臉,覺得這個可能不是父親想聽的答案,再看看那四色的點心。
鄉下地方,吃點心那是奢侈的事,就算是曾家在外人看來是殷實的人家。但他們自己的生活過得非常之儉樸,都知道要存錢給孩子們讀書,怎麼敢亂花一毫。
而十裏八村其實大家的情況也差不多,誰家也不會沒事進城稱幾斤點心,給孩子們解饞。縱是人情往來,大多也是自己家蒸點包子、饅頭之類的。提點心,這是不是有點嚴重?他覺得好像了解了父親的意思。
“那爹的意思是……”
“公公,這事要不要再問問凡兒,不定根本就沒碰到李姑娘呢?”歐陽氏也不傻,忙上前,急急的道。此時她是恨不得把點心扔在李家的大門口才好了。幾斤點心,就敢要她寶貴的兒子,歐陽氏覺得要瘋了。
也不怪歐陽氏,原本歐陽氏的娘家都是精窮的人家,以為嫁到曾家那是掉進了福窩裏。上頭沒婆婆,丈夫又是讀書人,人人都她的福氣好,進門就當家,萬一相公中了狀元,她就是狀元夫人……
當初姐妹們誰人能不羨慕?她也是帶著無限的憧憬坐上的花轎!
結果進了曾家門,不談丈夫能不能中狀元,就算是童生試都沒過,每日裏,除了念書就是吃飯,屁用沒有。
而曾家老太太是早亡,公公也沒續弦,原本以為進門就當家的,結果進門也就是當了做飯的家。曾家男人心比女人還細,現在這一家之主還是老爺子自己,連歐陽氏想買個頂針,也是要伸手問老爺子拿錢的。哪怕為了孩子,菜裏多放一點油,也要被老爺子喊敗家的。
歐陽氏真的覺得自己憋屈了一輩子,現在她是把自己一輩子的期望都放到了兒子們的身上。特別是長子曾凡,至就過目不忘,讀書份比丈夫強之百倍,她一直覺得那是因為兒子是因為像她,才會這麼聰明,不然指著丈夫那木頭腦袋,怎麼會三十歲才中個秀才?
她是把兒子看得跟在的星星一樣貴重。她也聽明白了公公的意思,李家派人來送謝禮了,長子背他們昏迷的女兒了。依著公公的意思,那是要負責了。但她覺得,憑什麼?自己家裏救人,還救出禍來了。她的兒子可是要中狀元的,怎麼能被個窮酸秀才家的閨女禍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