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個人當下的位置和處境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腳下的路該怎麼走。有了這個信念,你才能突破環境與條件的局限,走自己的路。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有一處破敗不堪近似貧民窟的地方,當然,沒有多少人願意住在這種地方,所以,許多人都搬離了這裏,這裏的房子變得無人問津,房東也因此收不到租金,無奈隻好決定將房子拍賣了。
但是,在這樣的地方拍賣房子當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這裏無法引起人們的興趣。這可真令房東大傷腦筋,於是,他整日奔波、四處打探買房者,希望能盡快將這些破房子賣掉。
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卻從中發現了機會,他相信這個地方一定會有利可圖。因此,他決定向銀行貸款,買下這片地區的所有房子。接著,他縝密地分析了造成此處房子難以租賃的根源,並對此做了針對性的改進。
短短一年的時間,他就淨賺了500多萬美元。這樣一來,就令他對這一行信心倍增了。
1973年,他從報紙上得知了賓州中央鐵路公司因資不抵債而申請破產的消息,其旗下的金庫多酒店被放盤出售。金庫多酒店當時處在相當優越的地理位付款被中斷,工程無法按時進行,鐵礦山和煤礦都相繼停業,就連匹茲堡的爐火也熄滅了。
但是令人費解的是卡內基卻反常人之道,在如此的困難中,他卻打算著手建造一座鋼鐵廠,同時他還成功地說服摩根注入了股份,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建廠的成本比他之前的預算少了許多,這令卡內基興奮不已。
1881年,他聯合焦炭大王費裏克,兩人各出資一半組建了F-C費裏克焦炭公司。就是在這一年,卡內基以自己的三家製造企業為主體,聯合了其他諸多小焦炭公司,成立了卡內基公司。
之後,全美鋼鐵產量的七分之一都來自卡內基兄弟的鋼鐵公司,由此,卡內基公司逐步走向了壟斷型企業。
從卡內基的故事中我們不難發現,有時候敢於反常人之想,勇於冒險,敢於實踐,發現逆境中可能存在的良機,利用逆境中特有的有利因素,就很可能使自己的事業走向成功之巔。
隻有懦弱的人才會害怕冒險,在他們看來隻想讓自己能夠安安穩穩地生活,但事實上,他們可能從沒有真正地安穩生活過,這是由於人的懦弱心理是基於一種恐懼心理而存在的,這種恐懼來自於未知。這樣的人將自己永遠困在已知的安全地帶,之所以感到安全是因為那是他們最熟悉的環境。但是,一旦跨出自己已知的屏障之外,那麼這種安全感以及這種支全的環境便蕩然無存了。
避開這些思維壞習慣
思維上的壞習慣有哪些呢?下麵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習慣性思維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在實踐中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對策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很有可能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或者常規行為,我們在處理很多事情時通常都會受到這些習慣或常規行為的影響。在一些政府機關部門中,其日常工作都會有一定的慣例程序必須遵守,這種按照慣例行事的工作方法已經由來已久了,但是其效果又如何呢?其實,任何事物都有兩麵性,這種僅僅依靠習慣或先例來決定思考和行為的方式,總會將一些創造契機隱藏起來,它很不利於創造力的發揮。因此,凡事我們應該多問問:“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假如這一部分不存在,全局又會如何?”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出改進的途徑,並將我們的創造力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