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府停留半個時辰和徐鉉張弛安排好諸事,王雲林張天寶率領的三百天狼營也已經趕到,李從嘉也便立刻出城趕往六合,說起這支“天狼營”也是他效仿後世特種部隊編成的,如今訓練了四月之久隻能說是小有所成,“天狼”與“天耳”一樣有著一條最為基本的準則,那便是隻忠於李從嘉一人,有了這個條件才能參加接下來的訓練。
主車是四匹駿馬拉拽,隨行之人人人快馬,李從嘉一行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不過一天半時間已經到達了通州,路上六皇子與黃慎自然是針對京中的情勢做出了種種的推測,一旦李璟當真駕崩恐怕大唐就要勢必經曆一場內亂,燕王李景遂與吳王李弘冀之間也定會有一場奪嗣之爭,以目前天耳掌握的情況來看,他們可以說是平分秋色!
假如現在不是亂世,李從嘉極為樂意看見這樣局麵的出現,以自己現在的實力與地位無論那一方都隻會拉攏,他可以左右逢源坐山觀虎鬥以期從中謀求最大的利益,最好的結局亦莫過於漁翁得利!可此時卻不行,李景遂與李弘冀的相爭肯定會對大唐的國力造成巨大的打擊,就算他李從嘉能夠收拾殘局但接到手的也隻是一個爛攤子,在後周虎視眈眈,吳越南漢不懷好意的形勢下他又能支撐多久?
因此李從嘉的第一要務就是保證父皇不能死,隻要李璟在就能壓製李景遂與李弘冀為自己爭取時間,但有時候天命難違人之生死是不會受他李從嘉左右的,而假如當真出現最為不利的局麵,李從嘉就不可能再做漁翁,而是傾盡全力相助其中一方盡快奪權以減少大唐的內耗,無論二人誰當皇帝他都還有機會,大唐衰敗損害的就是根基。
對淮王的這個判斷黃慎在認同之餘亦是極為欣賞主上的眼光,因為李從嘉根本就沒有任何奪權的意思,雖然有著實力的關係可在最高權力的誘惑麵前還能保持冷靜本身就極為不易了!可以說主從二人這兩天都有些提心吊膽,他們最怕聽到的就是李璟駕崩的消息,好在此事並未發生,但就在通州,金陵傳來的消息又讓二人一驚。
泗州與金陵的距離是要比吳州稍遠一些,李從嘉相信以自己奔行的速度李弘冀是很難超過自己的,正常算起來按相同的速度吳王應該早他一天到兩天的時間到達京城,可金陵傳到通州的消息卻是吳王會比李從嘉預計中還要早上一天到達,且隨行竟還有麾下三萬大軍!
這個消息之中包含的內容就非常值得尋味了,哪怕吳王采取了自己不知道的方法來提高速度,但三萬大軍如何解釋?看戲還是奔喪?毋庸多想這一支力量是李弘冀用來震懾李景遂的,燕王在金陵附近的勢力亦是極為龐大,便是如此二人之間李從嘉也不知誰勝誰負。
“大皇兄此次所為頗有深意啊。”奔行的馬車之上李從嘉看完天耳傳來的書信,將之遞給黃慎之後歎道。方才的那些還不算重點,問題在於李弘冀為何甘冒犯李璟之忌的風險帶兵進京,這可是有謀反的嫌疑的,假如他的借口是護衛自身更說不過去,前番奉詔進京也沒有看他帶著軍隊嗎,如此一來能解釋他如此行為的理由隻有一個。
“莫非吳王……”黃慎看完書信抬起頭來看著李從嘉說道,這句話他沒有說完,並非是故弄玄虛而是的確不敢往下說了,因為內中包含的內容實在令人太過震驚,吳王李弘冀帶領精兵前來是奪嫡的,可他奪嫡必須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李璟駕崩,此時皇上雖然病情沉重但還未到膏肓之時,那麼李弘冀又怎麼能提前肯定父皇的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