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說的自然是道理,可戰事一起大哥又是先鋒之責未必就能……孩兒身邊又隻有趙龍一人,這……”李從嘉聞言心道要不怎麼咱娘可以當皇後,這一番見識絕非尋常婦人家可以想到,但自己的目的也是要達到的,因此又是做出一番左右為難的樣子言道。
“你這孩子,不過說的也有道理,為娘應該為你考量才是,好了,此事不用放在心上,一切自會安排妥當,重光,你父皇對你頗為看重你亦要好好用心才是。”這個高大英俊的孩子膽子卻是如此之小讓鍾皇後頗有些好笑,不過轉念一想他自幼在深宮之中如今忽然要上戰陣害怕也是難免,再說兒子所言不無道理,自己還是要好好計較一番。
“母後如此說兒臣就放心了,一聽遵從母後教誨。”話說到這個份上李從嘉自然不便再說什麼,隻是言語之中頗有些言不由衷。
鍾皇後見愛子形狀隻是微微搖頭,這也的確符合他的性格,有些事情自己再如何開解也不及實踐有效,說不得曆練之後他的柔弱之處便能得到改變,反正自己能做的就是多安排人手讓兒子安心便是。
此時李從嘉真實的想法自然與表麵上不符,如果隨大哥出征他還要想方設法安其之心,讓吳王與父皇覺得他對皇權之事根本無欲無求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如何行之怕是要從自己的長處入手了。
曆史上對南唐後主的藝術才能可是評價極高,工音律,善詞曲,有人言道“做個才子真絕代,可惜身在帝王家。”可謂極致盡矣,而清末民初的大國學家王國維亦有點評,“觀溫飛卿之詞、句秀,韋端己之詞,骨秀,李後主之詞,神秀。”的確是讚譽有加!
那韋端己乃唐朝大詩人韋莊的六世孫,對普通人而言可能還不太熟悉,溫飛卿之名便是如雷貫耳了,詞之一道可粗分為豪放派與婉約派,前者以蘇東坡辛棄疾為代表,赤壁懷古千古絕唱,李從嘉在清風樓借用的永遇樂亦是上佳之作,詞曲往往直抒胸臆寫盡男兒英雄本色。後者則以柳永等人為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纏綿悱惻無盡溫柔,細膩之處精雕細刻詞語精美!
婉約派之內又有花間一派,以辭藻華麗著稱,溫飛卿即溫庭筠,又號溫八叉,亦是風流才子,更是此中殿堂級人馬,和寫出“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李商隱合稱“溫李”。其菩薩蠻、小重山乃傳世經典,李煜得到的評價能在此人之上足見其才,其實他也是花間一派,隻不過後來國破家亡再無複之前的風格了。
既然工於詩詞便以此處做文章,弘曆那斯還能編個四庫全書,難得穿越一把李從嘉也要為後人留下些精神財富,觀後世全唐詩散佚頗多很是遺憾,如今自己卻有很大的便利將之盡數補之,致力與此不僅可以韜光養晦與今時更能流芳百世與後人豈不一舉兩得?再言他最為欣賞的英雄人物是為孫子兵法做過序的,自己編出全唐詩也算是像偶像致敬了。
思前想後李從嘉覺得此舉極為妥當亦是符合自己的性情身份,當然具體實施還要等到楚國之戰後,而母後辦事的效率可謂極高,不過兩天時間就命趙龍為他組織了十五人的衛隊,皆乃軍中百戰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