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麵對自己兒子獲得這樣一個封賞之後,也是暗自惋惜不已,隻是不管說什麼,他自己作為父親,那都是不能親自參與到這個事情裏麵的,陛下這樣的人心思及其縝密,最是見不得別人有任何一點點的結黨營私,雖說杜荷是自己的兒子,但是,杜如晦依舊沒有替自己的兒子說任何的話,他冷眼看了看長孫無忌,覺得長孫無忌依舊是那樣的聰慧狡黠,就像一隻狐狸一樣,始終防備著任何人和任何事情。
在場的眾位大臣們領旨謝恩以後,杜荷的封賞已經成為了現實,杜荷雖說被冊封為渤海王,但是,兵部尚書這個位置已經是交給了別人,如今他的身上竟然沒有一點點的實權,這樣的封賞讓人大跌眼鏡,不知道李世民的喉嚨裏到底賣的什麼藥。
東征高麗的事情總算是議論完了,緊接著李世民重重的咳嗽了幾聲,有些疲倦的說道:“不知道眾位愛卿還有什麼事情沒有,如果沒有的話,那就下朝吧。”
李世民話剛一說完,褚遂良就著急的上前說道:“陛下,如今我大唐繁榮富強,國泰民安,但是東宮一事已經過去了許久,而且為了確保我大唐昌盛,必須盡快甄選出來一個太子呀,還請陛下抉擇。”
李世民沉思片刻就說道:“那不知道褚愛卿覺得朕這些皇子裏麵,哪一個能入主東宮呢?”
褚遂良認真的想了想繼續說道:“陛下,入主東宮的必須是嫡子,長孫皇後總計給陛下留下三個皇子,分別是已經故去的太子,魏王李泰,還有晉王李誌,魏王李泰聰慧,好文,為人平和,晉王李誌性格恬靜,和睦兄弟,又比較孝順,其他的皇子雖說也各有其本事,但是並不適合入主東宮,因此微臣請求陛下盡快抉擇,為了我大唐繼往開來,陛下還是盡早抉擇的好。”
褚遂良說完之後,孔穎達也上前說道:“褚遂良大人一番熱血,希望陛下能納諫,再者說了,從古至今,從來沒有那個朝代竟然讓太子之位輪空兩年之久,因此,今日陛下一定要確定好人選,不然的話,老臣將跪死在太極殿內。”
李世民這輩子最討厭的就是被人逼迫,此時此刻一聽見這孔穎達竟然如此逼迫自己,當真是有些氣惱,不過長孫無忌在恰當的時候,走了出來說道:“陛下,如今在眾位大人的心目中有兩位人選,陛下可以當場問一下,然後在做選擇也可以。”
李世民瞬間就明白了長孫無忌的意思,其實這兩年以來,他一直在暗中觀察著自己的兒子們,說實在的話,最想他的竟然是楊妃的兒子,也就是吳王李恪,可是自從李世民將這樣的事情告訴長孫無忌的時候,長孫無忌就當場否認了自己這個愚蠢的決定,記得當初長孫無忌是這樣說的:“陛下,吳王李恪雖說樣貌,性情,都很想你,但是,這個吳王可是有前朝血統的,如果讓吳王做了大唐的皇帝,那麼結果會怎麼樣呢?”
自從長孫無忌給他說了這樣一番話之後,李世民在心裏在也沒有想過要讓吳王李恪入主東宮這樣的事情了。
這兩年的時間裏,魏王李泰一直孝順著自己,不止是給自己的母親建造了佛堂,也是隔三差五的去廟裏為自己祈福,最小的兒子李治自從觀音婢不在以後,也就常常住在自己這裏,自己親自教導著。
想到這裏,李世民看了看站在前麵的李泰,一副激動的樣子,而李治則是一副很平靜的樣子,好像今天商議這種太子的事情和他沒有一點的關係,李世民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說道:“青雀,父皇問你,如果你要是做了太子,將來登上皇位的時候,你該如何對待你的兄弟們。”
聞聽此話,一旁的杜荷撇了撇嘴低聲自言自語的說道:“還能說什麼,當然是說如果我做了太子,登基為帝的話,將來肯定會將皇位傳給我的兄弟,如果父皇不相信的話,到時候,我會殺了自己的兒子。”
這時候李泰一番前奏已經說完了,隻聽他激動不已的說道:“如果父皇不相信的話,到時候我會在群臣的麵前殺了我的兒子,將皇位傳給我的兄弟。”
聞聽此話,群臣當即有些驚愕,這,這難道這就是魏王李泰的原本麵目嗎?李世民聞聽此話,冷靜下來以後,當即認為殺子傳弟這樣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想到這裏,李世民在腦海中想了無數次的問題,今天隨著李泰一句話,終於想明白了,如果想要讓自己的其他兒子們活下去,李泰是不能被立為太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