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幾人走了之後,杜荷看著李恪,想要說些什麼,卻不知道自己竟然該從哪裏說起,作為李恪的朋友,杜荷穿越到這裏,第一次見到的那麼多人裏麵就有他,一個當初搖著紙扇的風騷少年,而今也不過是二十多歲,歲月也已經在他的臉上留下點點斑斑的痕跡,看著李恪眉頭緊鎖的樣子,杜荷真的想不通,難道說那個位置對於這些皇子來說難道就真的那麼重要嗎?
杜荷想了想覺得不管怎麼樣,李恪與他都算是兄弟,有些話不管怎麼樣都要提醒他一句,聽不聽就是他的事情了,不過他還是不清楚李恪心裏到底是怎麼想的,也許這件事情必須要小心謹慎的詢問。
於是杜荷端起酒杯邀請眾人喝了一杯,便看著李恪淡淡笑了笑說道:“這次回來,發現吳王變了好多。”
李恪聽見杜荷莫名其妙的說出這句話,有些出神,有些意外,不過他還是迅速的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緒,淡然笑了笑說道:“哪有的事,我一直就這副模樣,不曾改變過,或許是你許久未見我,多心了。”
秦懷玉聽見李恪說出這番話,想說些什麼,可是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倒是魏書玉插嘴說道:“吳王,有些事情不是我們大家不明白,你也不要把我們每一個人都當作瞎子,如果還當我們是朋友是兄弟的話,那麼你就不該對我們有所隱瞞。”
魏書玉這番話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對李恪的嘲諷,同時也是在威逼李恪說出他心中的想法,從小一起玩到大,沒有誰比這些兄弟更加了解他了,從他一進來,到拒絕程處默去青樓開始,所有人都明白了李恪內心的改變,而這種改變非常的微妙,尋常人不注意是看不出來的,不過對於杜荷他們這些好兄弟來說,這些一絲絲的變化,看的可是非常清楚的。
李恪思索了不到一分鍾的時間,便說道:”有些事情大概不是你們想象中的那樣,你們也知道我身為皇子,原本隻想做一個逍遙王爺,可是最近你們或許也知道了東宮與魏王之間的嫌隙是越來越大,因此陛下找了我,說是隻要我本本分分,愛慕兄弟姐妹,那麼他便答應我,待日後封我太子一位。“
幾人聞聽此話都有些震驚,甚至秦懷玉激動的將酒杯摔倒在地上都沒反應過來,倒是杜荷對此事明白的是一清二楚,如果曆史沒有記載錯的話,李世民依舊和以前一樣將自己的幾個兒子玩弄於股掌之中,他既給了李承乾太子之位,又給了魏王李泰和太子獨一無二的地位,不管是魏王府的建造布局,還是格式,那都是和東宮相差無幾,甚至還給了魏王一副出行王攆,那出行儀仗一看就知道規格相當大,竟然與太子儀仗相差無幾,魏王受盡一時寵愛,當然這也是之前的事情。
如今魏王李泰與東宮暗地裏不知道已經交涉過多少次了,互有勝負,更加讓人難以想象的就是,兄弟二人在朝廷之上,往往因為政見不合大吵大難,這讓李世民的心更加的悲涼,也不知道李世民到底是處於一種什麼樣的考慮,這樣對待他自己的兒子,如果是別的有君之王,冊封了太子,那麼其他王爺自然是去往封地,可是李世民卻仍舊將魏王李泰留在長安,而且給予了這般隆重的對待,這一切如何不讓李承乾亞曆山大呢?
不過縱然是東宮與魏王鬥得魚死網破,可是這皇位無論如何也不會輪到李恪的呀,要知道李恪本人可是身負三朝血統,那可是大唐有史以來,身份最高貴的王爺,他的外婆曾經是後周公主,母親是隋朝公主,如今又是大唐楊妃,他自己也有了大唐李氏血脈,所以說這種血統,估計古今中外很少見的吧。
杜荷想了想說道:“雖說東宮如今不受陛下寵愛,陛下有易儲之心,但是你應該知道,這種事情不到最後,你永遠不知道誰會贏得最後的勝利。“
秦懷玉點了點頭,非常讚同杜荷的話,他緩緩說道:“子明說的有道理,你也應該知道我們這些兄弟之前都和太子走的近一點,後來子明失憶,對我們說了那一番話之後,我們便和你們兄弟們都扯遠了距離,為的就是自保,而如今,你又起了這樣的心思,難道你不知道這會牽連到我們所有人嗎?“
聞聽此話,李恪想都沒想的就歇斯底裏的吼道:“我原本不想說這番話的,可是,這一切都是你們逼我的,我身為皇子,其他人都可以爭取,為什麼我就不能爭取,論文武你們說我是比不過太子李承乾,還是比不過魏王李泰,憑什麼他們就可以,而我就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