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的時間,玉米長勢喜人,綠油油的一片,隨風飄蕩,這一切讓杜荷有些心神蕩漾,看來要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嚐嚐玉米了。
不過沒等他激動和開心,杜家村的保長孫老頭就步履蹣跚的跑來說玉米發生了一點問題,杜荷當下就匆匆的來到了玉米地,想想,這玉米可是他的心血,無論如何也不能讓玉米發生一點點的問題。
看著病殃殃的玉米有些葉子已經幹枯了,杜荷沉浸一想,這玉米屬於耐旱的作物,並不需要經常澆水,灌溉,因此想到這些問題,他立馬去地裏查看了一番,竟然發現一些問題。
佃戶們知道這玉米的產量比較大,因此對於玉米也比較重視,因此每日都要澆足水,隻有這樣他們才覺得心安理得。
杜荷看著有些病殃殃的玉米,便問身邊的一個佃戶,說道:“這玉米出現這種情況多久了。”
孫老頭這時剛好走了過來說道:“少爺,這前幾天玉米長得還挺好的,我們每日都澆水,灌溉,誰知今天早上來到玉米地一看,玉米的葉子竟然幹枯了,老頭覺得有問題,於是便讓侯爺看看,到底是哪裏出現問題了。”
杜荷微微一笑說道:“你們大可不必每日都澆水灌溉,玉米這種農作物耐旱,澆的水多了,玉米根部就會爛掉,所以,葉子才會慢慢幹枯,你們現在暫時不要澆水,就好了。”
解決了玉米的問題之後,杜荷才回去了長安城。
這幾天裏長孫衝一直和蕭文記待在一起,兩人就合作的事情,進行了好幾次的友好協商,最後他們達成共識,最後決定由長孫家出錢,蕭家出力,但是,由於路途遙遠,恐怕路上有所損失,因此,長孫家由之前的五成股份降到了四成,這才將事情商議結束,達到各方男子滿意。
蕭家與長孫家合夥做生意的事情,畢竟是暗地裏進行的,沒有人知道他們在一起商量了什麼,不過在這長安城能一眼通天的隻有杜荷,當兩人商議結束以後,潛伏在長安城的狼牙士兵,就將這樣的消息傳給了杜荷。
遠在梁州府的杜荷一聽到這樣的消息,當即便哈哈大笑,看來長孫家與蕭家已經達成共識,準備遠赴大食國和波斯國販賣貨物了,其實說實話杜荷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大食國和波斯國哪裏有沒有那些類似於土豆,花生,辣椒等農作物,上一次杜荷之所以毫不隱瞞的告訴蕭文記,也有通過他去找這些東西的因素。
長樂從長安也順便帶來了一封信,說是過幾天就是長孫皇後的生辰,讓他記得準時回來參加皇後的壽誕。
這一天杜荷便將梁州府的所有事情都準備妥當了,便留下老二來金駐守梁州,自己帶著幾個仆人便匆匆向長安趕去。
如今杜荷身邊又沒有了得力的人手了,徐大壯留在了二郎山,老二留在了梁州,而跟隨自己最早的杜亮則勤勤懇懇的替杜荷守護著侯府。
杜荷清早起來吃了點早餐就駕馬向著長安城進發,一路上匆匆忙忙,花費了一天左右的時間,終於在黃昏時刻回到了長安城。
長安城的城牆依舊是那厚重的模樣,曆經風風雨雨,曆經滄桑,依舊不言不語的守護者這裏的百姓,如果說在這大唐能有什麼東西引起杜荷的共鳴的話,那麼隻有這個城牆,這個曆經千年還不曾倒塌的城牆,或許真的和他有些共同的語言。
走過城牆,杜荷便下了馬,牽著馬向著城裏走去,守門的將士們一看是駙馬爺,便紛紛前來行禮,杜荷微微一笑,離開了這裏。
杜荷很快的便回到了侯府,長樂,雪雁,姿嵐,奉珠,朝陽,蓉兒等都來到了大廳,最後姍姍來遲的來玉則是小心翼翼的拉著白鳳凰王燕的手,坐在了一邊。
杜荷微笑著走了過去,深情的問道:“最近幾個月估計就要生了吧,你還是小心點,盡量多走動,到時候,生小孩的時候,便不會那樣難受了。”
王燕嬌滴滴的低頭應了一聲,杜荷轉過身就叮囑來玉說:“玉兒,王燕如今對侯府還比較陌生你要多和她走動,走動,畢竟你們可是從同一個地方走出來的。”
來玉便說道:“放心吧,夫君,不止是我,姐姐們都經常給王燕妹妹送這個,送那個的,沒事都陪她說說話的。”
杜荷哈哈一笑,當即便問道:“怎麼沒見延慶,延召那幾個呢?我的依亦,依晨丫頭們,怎麼不見了。”
長樂笑了笑便張嘴說道:“前些日子,你不在,我將他們都送到崇文書院去了。”
杜荷當即呆呆的想到,是的,這些家夥如今已經好幾歲了,到了上學的年紀,而他一直忙著李世民交代的事情,並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孩子們已經到了上學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