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傷病營裏 教導醫術(1 / 2)

一場惡戰之後,城牆下麵被碎石,木樁,砸的是滿目瘡痍,各種各樣的屍體,淩亂的,殘缺的躺在哪裏,等待著自己人的收攏。

唐軍和渤海士兵,緩緩的各自抬走了自己的兄弟,雙方沒有說一句話,自古以來死者為大,因此沒有誰會在這節骨眼上大動幹戈。戰爭還是有他正義的一麵。

杜荷順著城牆走了一圈,安慰著筋疲力盡的兄弟們以及那些受傷的兄弟們。

傷病營裏,黃禦醫的徒弟史震,這次也跟著一起上到了戰場,這也是黃禦醫最得意的徒弟,不過或許是這史震年紀不到十五,見了這些殘肢斷體有些害怕,戰戰兢兢的就去治療。

有些士兵胳膊不截肢已經不行了,僅僅隻剩下皮肉連接著,這樣不盡快截肢恐怕有生命危險,而史震或許是第一次見這樣的血淋淋的場麵,未免有些害怕,拿著紗布的手,哆哆嗦嗦的晃悠。

杜荷走進來的時候,看見史震這番模樣,立刻將所有參與治療的軍醫,都喊了過來,他堅定的站在受傷士兵的麵前,當著眾多軍醫的麵說:“各位,今日本帥就讓你們看看如何截肢,如何縫合傷口。”

話一說完,杜荷就從軍醫手裏,拿過一把錚亮的小刀,仔細的將這士兵右手下部分,受傷的地方,用百裏飄香酒擦拭一遍。

他緩緩說道:“軍隊裏麵,最多的疾病就是外傷,而外傷治療期間,不管你是縫合傷口,截肢,包紮傷口等等,首先要做的就是消毒,以前士兵受傷,隻是簡簡單單的包紮就好,但是過一段時間,你們就會發現,士兵的傷口處就會潰爛,從而引發生命危險,這就是因為傷口感染導致的,所以,從今往後,在進行任何外傷治療期間,必須先消毒。”

話一說完,杜荷又小心翼翼的用百裏飄香,將小刀噴灑了一遍,這才將右下臂切除了,受傷的士兵連喊都沒有喊,疼痛已經使他麻木了。

這時候,杜荷將他的右下臂切除以後,他甚至沒有任何感覺,等他斜眼瞧見右手徹底的掉在地上後,才淚流滿麵的說道:“元帥,求求你,讓我留下來吧,一個手臂俺也能上陣殺敵。”

杜荷輕輕的撫摸著他的頭,說道:“兄弟不哭,你放心,不上戰場,你一樣可以為大唐百姓,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大唐百姓不會忘記浴血奮戰的每一位士兵的,你們的事跡將通過大唐報紙,傳頌到千家萬戶,所有人都會敬仰你們的,你們是大唐的英雄。”

話一說完,杜荷就站直了身體,向這個士兵,行了一個軍禮,後世國際版的軍禮。

後麵的人一看,杜荷嚴肅的向這位受傷的士兵,行了一個軍禮,他們根本不知道這軍禮,意味著什麼,是什麼意思,但是他們還是照葫蘆畫瓢,有模有樣的行了一個軍禮。

從這以後,大唐軍隊裏開始流行這樣的軍禮,當然這軍禮,隻是針對比自己官職大的上級才行軍禮的,當然對於英雄軍禮也是必須的。

杜荷又繼續對另外一個外傷士兵,縫合了傷口,也許對於這些士兵來說,元帥是高高在上的,深不可測的,是神秘的,隻是他們平常在底下高高看望的人,而這一次,元帥為了他們親自教導軍醫如何救治傷員,讓他們明白,元帥對待傷員是多麼的認真,元帥心裏有他們,而不是放任他們不管不顧。

受傷的人感動的稀裏嘩啦,而健康的士兵則是滿滿的感動,杜荷為傷員治病的消息,一時間就傳遍了整個軍營,整個扶餘府。

輪換休息的士兵,也不在休息,都出現在傷病營的外麵,觀看著杜荷手把手的教導軍醫,如何治療各種外傷,刀傷,劍傷,等等。

等杜荷筋疲力盡,腰酸腿疼的時候,忽然兩人抬著一個受傷昏迷的士兵走了進來,杜荷攔住他們,檢查了一番這個受傷的士兵,可能是右腿下部骨折,對於骨折軍醫做的隻是簡簡單單的用木板或是木棍支撐,再用紗布包紮就好,對於這樣粗魯的治療骨折技術,杜荷不屑一顧。

立刻吩咐軍醫將石膏粉送來,石膏粉也是軍醫隨身佩帶的藥物之一,不過石膏粉僅僅隻是用來消毒的,當杜荷要來石膏粉的時候,他們還不知道杜荷到底要做些什麼。杜荷又命人送來一盆清水,

杜荷將石膏粉抹平放在不寬不窄的紗布上,疊了幾次融進水裏,幾次過後這才將已經被水浸泡的石膏,貼上骨折的地方,然後一圈又一圈,螺旋式的將紗布交纏包紮起來。

杜荷做了一遍,說道:“對待骨折的士兵,石膏粉是最好的辦法,石膏粉經過水的融化以後,會逐漸變硬,因此受傷骨折的士兵,用這樣的辦法,比你們用木棍要強的多,往後就用這樣的辦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