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荷當即說道:“陛下,請寬心,微臣一定會將他們帶出來的。”
杜荷又斷斷續續的與李世民,說了一會兒渤海戰爭得事情,杜荷又想李世民說了建造煉鐵爐的事情,李世民得知杜荷將煉鐵技術提高了不少以後,很感興趣,便給杜荷調撥了幾對人馬駐守在梁洲附近,又順便給杜荷解決了鐵礦的事情。
讓工部每月按時調撥鐵礦給杜荷送去,杜荷聞聽這些話,非常激動,能到的李世民的全力支持,他自然是激動的。
時間仿佛如流星般稍縱即逝,貞觀七年的春節依舊熱熱鬧鬧的在十裏鋪度過了,距離東征渤海的日子也已經越來越近了。
這一天長安城外錦旗招展,炮火齊鳴,鑼鼓喧天,李世民威武得站在點將台上,望著手下不到五千人馬說道:“眾位將士,如今渤海國鐵世文霸占朝綱,意欲對我大唐開戰,朕自問登基以來,所向披靡,從來未嚐敗績,因此這一次朕拜駙馬杜荷為帥,三軍必須聽從駙馬杜荷的指令,但又違反的休怪軍法無情。”
李世民話說完後,就看著杜荷,杜荷高聲說道:“兄弟們,軍師李績已經先行帶領二十萬人馬,已經去了幽州,我等必須要在這個月底之前趕到幽州,眾軍聽我號令,出發。”
城門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長樂帶著奉珠,雪雁等人,望著杜荷遠走的方向,頓時有些傷心,好像這一刻,感覺自己心裏忽然空了一樣,夫君走了,也帶走了她們的心。
長樂瞧見奉珠和雪雁傷心的模樣,理了理自己的心情說:“好了,兩位妹妹,我們也不要太過擔心夫君,他走了,其實最放心不下的還是我們,我們要堅強一點,不然他知道了,肯定會擔心我們的。”
長樂話一說完,雪雁和奉珠就擦幹了眼角的淚花,是的,我們要堅強,不能讓夫君在外麵還要擔心家裏的事情。
這一次杜荷出征的時候,將杜亮獨獨留在了家裏,他生怕侯府有什麼危機的事情發生,留下杜亮他心裏還是聽放心的,不管怎麼說杜亮都是對自己忠心耿耿的。
出征的路是極其難走的,尤其是還帶著幾千人馬,走的才慢,風塵仆仆的官道上,塵土飛揚,多虧沒有下雨,不然泥濘的道路該如何走呢?
一連走了幾天,人困馬乏,但是沒有辦法,路還是要繼續走的。出征的路是極其艱辛的,人們大抵都以為這道路是非常平緩的,隻是不知道這駕馬而過之後,後麵的人是如何過來的,塵土飛揚,所有的人都在塵土中行走著,這樣的道路,真是苦不堪言。
渤海國內,鐵世文府邸。
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鐵世文終於和薛延陀部落以及高麗結成了同盟,這次他不惜一切代價,從高麗借來了十萬兵馬,從薛延陀借來五萬兵馬,加上自己渤海國的士兵,總計三十萬士兵,夠大唐喝一壺的,此刻他站在下麵,望著背對著他的這個人,大氣也不敢出一點。
那人背著手轉過身,依舊是那副青銅麵具,依舊是那副冷冰冰的話語說道:“幾個月前,原本已經成功刺激到了李承乾,誰知竟然發生長孫皇後病危的事情,太他娘的倒黴了。”
鐵世文想了想說道:“主人,現在說這些都已經遲了,現在我們考慮的問題,應該是如何幫助鐵世文抵擋大唐千軍萬馬來襲。”
袁天罡思慮片刻說道:“你的人馬,麵對唐軍雖說沒有什麼優勢,但是如果謀略可以的話,那麼留下唐軍不足為慮。”
鐵世文立即說道:“主人也不用為此庸擾,這一次杜荷帶了二十萬士兵,就想對抗我三十萬士兵,簡直是找死來的,你放心,這一次屬下一定將杜荷留在渤海。”
袁天罡緩緩說道:“你還是要小心一點,畢竟杜荷並不是一個省油的燈,我與其已經交手了幾次,這家夥很難纏。”
鐵世文笑了笑說道:“主人放心吧,晾他一個杜荷,也撐不起什麼大的風浪,你就等著,我將杜荷的項上人頭給你帶回來吧。”
杜荷領著幾千人馬,日夜兼程的總算趕到了幽州,李績如今留在幽州等待著杜荷,而程處默,房遺愛,薛仁貴,懷玉,羅通,蘇定芳,李君羨,老大來錢,老三來財也都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