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冬季取暖 不再是問題(2 / 2)

蓮蓉也插嘴說道:“好像我們一直都用的是這個火盆,或者是火爐,難道夫君見過其他取暖的東西嗎?”

蓮蓉這一提醒,杜荷忽然,就想起了後世人們在冬季,普遍用煤球取暖的事情。不過在他那個時間,城裏人都已經用上了暖氣,也隻有那些偏遠的鄉鎮村民,一直用的是煤塊取暖,杜荷欣喜的抱著蓮蓉就親了一口說道:“你們等著,我這就給你們做一個取暖的東西來,而且也不用在聞這種難聞的氣味了。”

杜荷喊過老二來金,就風塵仆仆的向著西市趕去,要說著大唐啊,吃飯喝酒逛青樓聽個小曲,欣賞個其他什麼雜技之類的,你就去東市,而西市最主要的就是有各地而來得商人,有突厥人開的店鋪。

也有吐蕃人開的玉石店。當然也有一些人們不知道是何物的店鋪。而一般杜荷找東西都回去西市。

因此杜荷帶著老二,冒著淩冽的寒風來到了西市,問了幾個人。才打聽到了,這種黑乎乎的像石頭一樣的東西。大唐人稱其為黑石頭。

這是一家大唐人開的店鋪,杜荷走了進去問道:“掌櫃的,你這種黑色的石頭,多少文錢。”

那掌櫃的正躲在桌案後麵烤火,聽見杜荷喊他,就起來說道:“你如果要的話,外麵的你給我五十文錢就全部拉走吧。”

杜荷一愣,這外麵的煤塊少說也有幾千斤,怎麼這麼便宜。杜荷向前走了幾步看到,這老板竟然放著煤塊不用,而燒木材,真的是暴殄天物。

杜荷微微一笑說道:“不知掌櫃的,從哪裏弄來得這些煤塊,我想多買一些。”

那掌櫃的不耐煩的說道:“公子如果需要的話,就去韓城縣找去吧,哪裏的山上都是這些東西,我這些也是雇人從哪裏拉回來的,這一個冬季也沒有賣出去,公子如果真的需要就趕緊拉走,放在店門口也挺占地方的。”

當下杜荷就花了五十文錢,買了著幾千斤的煤塊。這些煤塊的質量還挺不錯,杜荷激動的不知道該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畢竟如果要製作蜂窩爐的話,是需要煤塊的,當然也是需要製作煤爐的,杜荷吩咐老二迅速找人來將這些煤塊拉走。

又花了十文錢打聽清楚了,這些煤塊的最確切的地方,得知地方以後,杜荷立即吩咐老二先派人前去實地查看一番。待確定真的有煤礦以後,少不得過幾天要前去看看。

杜荷將那些煤塊,都放在了十裏鋪自己隔壁的小院裏,這裏都是存放百裏飄香以及白糖的地方,老二迅速的找來了幾個鐵匠,又將杜荷吩咐的一些粘性比較高的土,運送過來。利用老二去找人及找東西的時機,杜荷將煤爐的草圖畫了下來。

鐵匠來了以後,杜荷將手中的草圖拿給了鐵匠,那五六個鐵匠看完以後,一個為首得鐵匠說道:“駙馬爺,在下是安仁坊的劉鐵匠,剛才我等都看過了駙馬爺你的草圖,有些不明白的是,駙馬爺這個圓圓的筒子是用來做什麼的。”

杜荷當即解釋說:“各位,這個東西的用處我暫時不能告訴你,不過有一個條件就是這個圓形的東西,外麵必須要盡量的薄一些。中間要是空的,你們能做得到嗎?”

劉鐵匠說道:“駙馬爺,這個你就放心吧,在下以前曾經奉旨修建過皇宮裏的下水通道,裏麵用的比駙馬爺這個更大一些,再說了這些圓筒,雖然費事,但是還是可以做得到的。就是這個駙馬爺標注的煤爐,裏麵是要用泥土燒製,估計也需要一些時間,再說了泥土燒製的任何東西,都會有一定的損壞,請駙馬爺見諒。”

杜荷回道:“沒事,損失是一定的,你們隻需要將這些物件做好,每人賞賜一百兩紋銀。”

五六個鐵匠開始忙碌起來,關於這個製作煙筒的事情,有些人或許認為以大唐現有的技術,是根本就不可能製作的,但是本人查找史書,發現早在秦朝的時候,就有下水道是用銅製圓形下水道出現,當然如果你去了西安博物館肯定知曉,這種東西,在大唐時期是可以製作的,不過就是費時費力而已。

下午,杜荷又將府裏的下人們集合到了一起,明天就要給小延昭舉辦滿月宴了,說什麼也不能有任何差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