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李世民的意思,這次去一定要讓王氏族人將良田上交官府,最起碼給他們留下幾萬畝就可以了,而且商業方麵必須全力打擊。這讓杜荷該怎麼做呢?心裏有苦難言的杜荷,便回到了母親父親的家,自然大哥也在。
父親母親一看杜荷來了,立馬就將杜荷迎接了進去,不管怎麼樣,如今杜荷可是駙馬爺。
父親敲他一臉的沮喪,便問道:“荷兒是剛從宮裏出來。”
杜荷一聽,就對著父親說起了,剛才在宮中與李世民說起的事情,誰知大哥杜溝和嫂子王瑞正走了進來。
嫂子王瑞說道:“二弟,你剛才說的可是真的嗎?難道陛下真的不念舊情要打擊我們王家嗎?”
杜荷尷尬的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杜如晦說道:“瑞兒,別急,依為父看來,這次陛下是殺雞儆猴,如今大唐四海升平,國泰民安,而山東貴族的存在讓陛下寢食難安,為了大唐的長久之計,我早都想過陛下肯定會想方設法的打擊山東貴族,隻是沒想到來的這樣快,瑞兒,你也不要傷心,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與其抵抗,換不如交換產業,畢竟人活著就有希望。”
王瑞一聽說道:“父親,王家的產業是多少祖輩辛苦取得,如今陛下自己一句話就要讓我王家付出代價,這是不是有些不講道理了,不管用怎麼樣,我王家肯定不會妥協的。大不了我王家……”
話沒說完,就被杜溝捂住了嘴,杜溝看了看門外說道:“如此不敬的話,也敢說出口,”
王瑞嬌哼一聲說道:“如今陛下都行過河拆橋之事了,難道就不允許我說些什麼嗎?”
杜如晦從這件事情看出的,不隻是陛下要打擊山東貴族,他看的很遠,他看到的是他們這些老功臣的陌路了。
他沉思許久說道:“瑞兒,你先不要著急,我想陛下肯定不會徹底的將各大家族打擊到底,不管說什麼這些家族都曾經擁護過李唐,因此你不必太過擔心。”
杜荷看著父親說道:“嫂子,陛下對我說過王氏的土地必須上交國家一部分,還有各種商業統計完後,要上稅,不能向以前一樣,不交稅了,明日早朝估計陛下就會下旨了,這件事情如今勢在必行,因此嫂子還是趕緊給王家傳個信過去吧,不管說什麼,我們也是親戚,總不能我去太原碰一鼻子灰不是。”
王瑞仔細的想了一會兒,才緩緩的說:“二弟,你說的不無道理,既然陛下已經生出了這樣的心思,那麼我也不是那種凡事不講理的人,不管怎麼說我如今也是杜家人,這二弟要去太原,說什麼我也要幫襯一二,二弟你就放心去吧,我自會告知家中。”
太原王氏如今家住是王仁義,兄弟三人,王仁武,王仁豎,兄弟三人雖然分家,但是依舊是這太原府數一數二的大家,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太原府知府大人從王府門前走過,也必須下馬下驕,這就是王氏在太原的顯赫,王氏族人一家三百多口之人可以說在這大唐來說也是一個大家族,五姓七望不是騙人的,也不是嚇唬人的。
不過隨著時間流逝,這一代的王氏已經逐漸開始凋零,開始走向衰落,縱然如此,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王氏依舊雄霸著太原一時無二。
這士族的存在讓李世民坐臥不寧,也或許是如今天下太平,士族開始慢慢的積累自己各種財富,也就是這樣讓李世民有些擔憂。
杜如晦想了想繼續對幾人說道:“這件事情,如今看來陛下是勢在必行的,而且據我估計,如果這次針對的是五姓七望中的王氏,那麼其餘士族,肯定也會心有不安,不管怎麼樣,他們都是一體的。”
杜荷忽然想到曆史上,李世民曾經在打壓士族的時候,頒布了一本氏族誌,以這樣的方式將當初顯赫一時的,士族們全部打壓,而將他李氏立為當初一個豪門大族,是不是可以用這樣的方式,讓李世民取消對太原王氏的打壓呢?
杜荷想了一會兒,便對杜如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杜如晦聽完以後,便點頭同意說:“無論如何,現在已經是火燒眉睫了,明天去試試。”
第二天天子駕座金殿,太監高聲喊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