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漫天風雪 訴說離別(2 / 2)

姿嵐調皮的伸了伸舌頭望著杜荷,而杜荷則是深情的望了姿嵐一眼,兩下相望,不需要什麼過深的言語,從陷入昏迷到如今,自己接觸的第一個女孩子就是姿嵐,也讓自己對唐朝的女孩有了一個了解,姿嵐送給自己那個從小溪裏撿來的石頭,杜荷還帶在脖子上,盡管姿嵐小心翼翼的用刀刻了生生世世四個別提有多醜的字,但是對於杜荷來說這是自己迄今為止收到的最美的禮物。

回想起這一切,杜荷慎重的對著孫思邈說:“師傅你放心,要不了多久,我與姿嵐一定會邀請師傅喝杯喜酒的。”

話一說完孫思邈就縷著胡須哈哈大笑起來。倒是惹得姿嵐一陣嬌羞。

虯髯客走後的第二天就下雪了,茅草屋前已經積了厚厚的一層雪,小溪邊也是白茫茫一片,遠處的山,也被白雪點綴,不知道多久沒有見過這樣的雪了,一時間杜荷看的有些發呆。

這季節是離別的季節,自己還是要出發的,昨日師傅孫思邈已經說了,今日就要讓他們離開,等他們離開後,師傅也要踏雪而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與師傅相見,杜荷想著要親自看著師傅離去,而孫思邈固執的拒絕了他這番好意。

杜荷隻得作罷,與姿嵐,杜亮收拾好一切東西後,依依不舍的向著山下走去,孫思邈站在溪水旁的青石上,猶如一塊雕像,一動也不動,目送著他們離去,姿嵐回過頭,望著爺爺孤獨的身影,淚水悄悄的在眼眶裏打了幾轉,終於還是流了下來,不忍心看著姿嵐傷心,杜荷緊緊的拉著姿嵐的手,迎著風雪向長安走去。

一路上姿嵐的心情終於平複了,一點也沒有了離別爺爺時的那種悲傷心情,搞得杜荷還真有點不適應。以為離開親人的是他自己,而與姿嵐沒有任何關係。

長安越來越近了,也不知道家裏如今是什麼樣子,父親,母親,哥哥和嫂子,不知道大家過得好不好。

杜如晦的咳嗽一直是杜荷擔心的重要問題,提起父親的病,他就有些傷心,當姿嵐告訴他,孫思邈早就發現自己父親的病,因此每月按時給杜如晦送去藥物的時候,那一丁點的傷心,也隨著這滿天的風雪無影無蹤了。

杜荷很感激孫思邈,如果不是他,自己說不定剛來大唐,就已經命歸塵土,是師傅將命懸一線的自己給救了回來,所以師傅對於他不隻是師傅這樣的簡單,同時也是他的救命恩人。

公元631年,貞觀四年,杜荷在藥王洞裏待了一年的時間。終於有回來了,回到了這個夢開始的地方。

是的,長安,是夢開始的地方,是不是也有結束的一天。杜荷幻想著自己夢醒的那一刻,轉身又是自己久別的那個年代,那個充滿著霧霾,充滿著誘惑的年代,可是自己到底是回不回得去,沒有一個人知道,他自己也不知道。

長安城近了,近了,當杜荷看見熟悉的麵孔都在家門外的時候,他慌了,他沒有想到家人會在家門口迎接他,一股股的感情在他的心中激蕩,這種對親情的渴望,他已經一年多沒有感受到了,可是此時此刻,這種感情確實如此的真實。

杜荷迅速的從毛驢上跳了下去,遠遠的就向著自己的父親,母親跪了下去,眼含淚水的喊道:“父親,母親,不孝孩兒杜荷回來了。”話一說完,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泄了下來了。

母親是日思夜想的盼望著自己的孩子,如今回來了,自己先忍著沒哭,這到好,被杜荷這一攪合,眼淚夾雜著雪花就流了下來,擋也擋不住。

杜如晦趕緊走過去,攙扶起自己的兒子,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好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母親依舊在哪裏悲悲戚戚的哭泣著,到底是大哥,眼見這樣訴苦的情景一時半會也完不了,立馬攙扶著母親說道:“母親,二弟如今回來了,我們總待在門外也不合適呀,還是請弟弟趕緊進屋吧,這雪下的也太大了,著涼了就不好了。”

杜溝一席話說完,母親杜夫人手忙腳亂的擦幹眼淚,拉著杜荷的手就向屋裏走去,隻剩下杜如晦在風雪中淩亂,看著已經進去的眾人,杜如晦淡淡的想到,這我到成多餘的了。

眼尖的大嫂是五姓七望大家族,太原王氏族人,當年杜如晦參與玄武門之變後,得到李世民的青睞,封為萊國公,作為五姓七望中的太原王氏,可不是什麼士族子弟都看的上眼的,後來杜如晦就找人去說了王氏這門親事,王氏當年的族長就想了,這杜如晦家的長子那可是要繼承國公的,沒有理由拒絕,因此,杜如晦便和王氏結了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