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完給鄭國太子公子忽出得這條妙計大違常理,屬於破釜沉舟,孤注一擲的犯險之策。可是生性豪邁,不拘一格的公子忽卻仿佛被醍醐灌頂般對公子完這條計謀拍案叫絕,他當即拍板,立刻發兵直撲位於黃HN岸的虢國都城虢峽,一舉擊潰了毫無防備的虢國守兵,將喜愛長夜當歌,通宵達旦沉迷各類歌舞-趴屜,還在醉生夢死,做著黃粱美夢的周天王塞進馬車,飛速帶回了新鄭王宮。
說起這個虢國,倒也不是尋常之輩,其開國之君乃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的兩個弟弟,虢仲與虢叔。當時呢,出於屏衛周室的戰略考慮,周武王將這兩個兄弟分別分封在鎬京的一西一東,從左右兩方麵保衛天下之都的絕對安全。因此,當時全周天下便出現了兩個名字一模一樣的國家,虢國,為了區分他們,世人就根據方位稱呼他們為西虢,東虢。可是好景不長,沒過多少年,東虢便因為國勢衰弱,地盤越來越小,以至於完全不能夠立足於諸侯林立,戰亂紛飛的殘酷世界,更別說什麼保衛周室,藩屏鎬京的戰略任務了。而與此同時呢,西虢的處境也不比東虢強上多少,在西方犬戎部落的一再侵犯之下,隨著鎬京之難的不幸發生,西虢非但保衛不了日暮西山的周室王朝,反而臨陣脫逃,溜之大吉,率先跑到了後來的天下之都洛邑南麵的黃HN岸虢峽一帶重新建國,便成為了現在世人所說的南虢。而當年東虢的一些未亡人們,也趁著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跑到南虢對麵的黃HB岸,重新恢複了他們自己的國家,也是一個全新的虢國,大家為了區分方便,就稱其為北虢。但是北虢實力過於弱小,完全無法自立於諸侯之林,因此,他們就借著與南虢本來同祖同宗的血液關係,幹脆加入了南虢,將兩個國家直接合並,於是便形成了如今的一個重要國度,虢國。
周朝開國之初,曾經設立了三公之位,即周公、召公、太公三位股肱重臣,齊心協力共同輔佐當時尚處衝齡的周成王。在周室朝廷之中,三公之位極其崇高,神聖無比,即便是周公、召公、太公三位開國元老的直係子孫,也未必能夠順理成章地接任此職。而數百年來,隨著周室朝綱失統,亂象叢生,三公之位也漸漸被陵替取締,事到如今,周室朝廷之上,三公稱謂已然成為曆史,除了周天王偶然一時興起,將周公之名封給一個自己最親近的弟弟作為一種榮譽稱號,眾多的文武大臣甚至不太知道三公之位究竟代表著什麼意思。
現今的周室朝堂上,已經沒有了一些本當代代固守的行為準則,三公之位成為周天王隨心所欲,予取予奪的玩賞之物,不再具有神聖權威的崇高地位。而對於自己喜愛親近的諸侯臣子,周天王往往直接美其名曰為‘伯’,這個‘伯’位並非傳統意義上,周室王朝的公、侯、伯、子、男,等級森嚴的五級爵位中伯爵的簡稱,而是指得‘諸侯之伯’,也就是各路諸侯的帶頭大哥的意思,其名分地位遠遠超過了一般的王公大臣,已經取代了三公之位,成為了近代以來實際權力最大的臣屬。而自從鎬京遭遇犬戎之亂,新任周天王東遷洛邑,為了表彰對於領銜幫助朝廷完成遷都大業,盡心竭力,勞苦功高的鄭國國君,特地賜予其‘鄭伯’之號。從此之後,鄭國國君的江湖地位得以確立,帶頭大哥的身份風光無限,一時無二。
最近這些年以來,隨著周天王的屁股已經坐穩,江山似乎又變得穩如磐石,在這種情況下,一直以來敢於犯顏直諫的鄭伯就顯得有些囉裏囉嗦,討人嫌了。周天王在一片歌舞升平的安樂窩裏,心裏早已忘卻了當年無家可歸,如同喪家之犬般的苦逼日子。對於力挽狂瀾,中興社稷的股肱之臣鄭伯也開始頗有微詞,不大滿意,與此同時,一個處處逢迎討好周天王,善於溜須拍馬,察言觀色的酒色之徒,虢侯,卻日漸變得炙手可熱起來。迷戀酒色的周天王對於虢侯無微不至的周到服務極其賞識,為了打壓哪些整日嘮嘮叨叨,不合心意的昔日功臣,他不惜力捧新角,將樂於逢君之惡的虢侯一舉冊封為‘伯’,使其搖身一變成了可以跟鄭伯平起平坐的諸侯帶頭大哥二號。這樣一來,周天王就可以順理成章地任命新任‘虢伯’在周室朝廷中取代鄭伯,擔當首席輔政大臣之職,而將忠心耿耿的救命恩人鄭伯趕回老家,從此在自己眼前消失,也好過幾天舒舒服服的放縱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