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一切債務順利還清,大筆的訂單紛至遝來,企業起死回生了。
故事感悟:
人生在世,有高峰也有低穀,有順風順勢也有苦難困境。逆境與挫折猶如生命暗夜,黑暗可能令你躊躇不敢向前,但支持自己邁出生命的低穀,照亮生命的暗夜的明燈就是信心。點亮信心的明燈,重整旗鼓,走出黑暗的穀底,去迎接燦爛的朝陽吧!
生命是平等的
人應尊敬他自己,並應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
——黑格爾
一個下著小雨的中午,車廂裏的乘客稀稀落落的。在橋頭站,上來一對殘疾的父子。中年男子是個盲人,而他不到十歲的兒子呢,則隻剩下一隻眼睛略微能看到東西。父親在小男孩的牽引下,一步一步地摸索著走到車廂中央。當車子繼續緩緩往前開時,小男孩開口了:“各位先生女士,你們好,我的名字叫林平,下麵我唱幾首歌給大家聽。”
男孩的聲音有著天然童音的甜美。
正如人們所預料的那樣,唱完了幾首歌曲之後,男孩走到車廂頭,開始“行乞”。但他手裏既沒有托著盤,也沒直接把手伸到你前麵,隻是走到你身邊,叫一聲“先生”或“小姐”,然後默默地站在那兒。乘客們都知道他的意思,但每一個人都裝出不明白的樣子,或幹脆扭頭看車窗外麵……
當小男孩兩手空空地走到車廂尾時,旁邊的一位中年婦女尖聲大嚷起來:“真不知道怎麼搞的,北京的乞丐這麼多,連車上都有!”
這一下,幾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這對殘疾父子的身上,沒想到,小男孩竟表現出與年齡極不相稱的冷峻,他一字一頓地說:“女士,你說錯了,我不是乞丐,我是在賣唱。”
車廂裏所有淡漠的目光刹那間都生動起來。有人帶頭鼓起了掌,然後是掌聲一片。
乞討的人也有自尊,生命是平等的,許多時候尊嚴是被我們人為地定義在某一層麵上,要知道,凡是生命都需要尊重。
有位富翁十分有錢,但卻得不到旁人的尊重,他為此苦惱不已,每日尋思如何才能得到眾人的敬仰。
某天在街上散步時,他看到街邊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心想機會來了,便在乞丐的破碗中丟下一枚亮晶晶的金幣。誰知乞丐頭也不抬地仍是忙著捉虱子,富翁不由生氣:“你眼睛瞎了?沒看到我給你的是金幣嗎?”
乞丐仍是不看他一眼,答道:“給不給是你的事,不高興可以要回去。”
富翁大怒,意氣用事起來,又丟了十個金幣在乞丐的碗中,心想他這次一定會趴著向自己道謝,卻不料乞丐仍是不理不睬。
富翁幾乎要跳了起來:“我給你十個金幣,你看清楚,我是有錢人,好歹你也尊重我一下,道個謝你都不會。”
乞丐懶洋洋地回答:“有錢是你的事,尊不尊重你則是我的事,這是強求不來的。”
富翁急了:“那麼,我將我的財產的一半送給你,能不能請你尊重我呢?”
乞丐翻著一雙白眼看他:“給我一半財產,那我不是和你一樣有錢了嗎?為什麼要我尊重你?”
富翁更急起來,道:“好,我將所有的財產都給你,這下你可願意尊重我了?”
乞丐大笑:“你將財產都給我,那你就成了乞丐,而我成了富翁,我憑什麼來尊重你。”
故事感悟:
生命不因貧窮而失去尊嚴,尊重他人的人是源於自身內心深處的自尊。有時,尊嚴在於自己的把握,在人生的長河中,要相信自己,因為生命都是平等的。
不自尊,焉能尊重別人
在所有缺點中,最無可救藥的是輕視我們自己。
——蒙田
幾年前,羅伊在香港出席一次教育會議,要做主題報告,並且開辦改進學生感情健康的培訓班。其中有一個班令人難忘:教育者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國際學校工作,學生來自於世界各地。羅伊逐漸發現有幾位受聘於美國學校的教師,一年不到就先後離去。顯然,他們無法繼續勝任,隻得中途辭職。羅伊既感到驚訝,又覺得好奇,到底是什麼事情使得美國學校產生這麼大的負麵效應,致使這些教師改變初衷,早早知趣而退、另謀高就呢?
因此,羅伊設法找到了這幾位教師,和他們分別談話,探索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一位剛從加利福尼亞州回來的澳大利亞教師悄悄地告訴他,原因並非學校,並非家長,也並非其他的教師,原因是孩子們自己。
“孩子們?”到這時候,羅伊真的關心起來了。“我們的孩子怎麼啦?”
“我沒有辦法教他們,他們缺乏自我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