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章 淞滬之戰(2 / 2)

“是這麼回事!”一個參謀道。

鬆井石根又說:“因諸多失誤,致我軍在上海動用陸海空二十萬人、半數戰艦,苦戰七十多天,使我軍傷亡十萬之多,仍未能圍殲中國軍隊!上海是國際視聽所在,若不能速戰速決,盡快消滅中國軍隊重兵集團,對日本軍威國威,大是不利。因而請東京陸軍省部再調援軍,支持上海派遣軍,擺脫上海的持久僵持局麵……”

鬆井石根的報告用意,雖是為自己進攻受阻解釋原因,卻也披露了中國軍隊今非昔比的事實。

東京小鬼子陸軍省與參謀部接到鬆井石根請援報告,急與海軍軍令部商議。

接著,小鬼子又報首相近衛文膺同意,天皇裕仁準許,議定抽調陸軍第六、第十八、第一一四師團,從華北方麵軍板垣第五師團抽調一個旅團編成國崎支隊,分以穀壽夫、牛島貞雄雄、未鬆茂治、國崎登為指揮官,另附以兩個後備步兵團、—個重炮旅及山炮兵、工兵、架橋材料兵若幹,合約十萬人,編為陸軍第十軍團,任柳川平助中將為司令官,田邊盛武少將為參謀長,開往上海。

另外,還令海軍第四艦隊司令官豐田富武中將率—百艘艦船,負責運送。另派重炮兵第六旅、中島今朝吾第十六師團及炮兵、重炮兵、坦克兵各兩個營,加入上海派遣軍序列。

小鬼子為方便指揮,把上海派遣軍與第十軍合編為為華中方麵軍,任鬆井石根為司令官。上海派遣軍司令官職務,改由朝香宮鳩彥親王擔任。

鬆井石根新任為華中方麵軍司令官,急欲打開上海戰局,便令第十軍在淞滬陣地南麵杭州灣登陸,側擊中國軍隊,包抄蘇州河防線中國重兵集團,將其合圍在上海以西、太湖以東,一舉解決戰局。

十一月四日夜半,杭州灣海麵風平浪靜。天上不見星厚,天地陸海之間,盡漆黑一團。日軍第十軍前鋒在杭洲彎登陸,隻一次衝鋒,便打垮守軍,奪占了金山衛。大隊隨後跟著向內陸推進。牛島貞雄率隊向左,沿滬杭鐵路西進嘉定,撲向乍嘉線;穀壽夫率第六師及國崎支隊向右,搶渡黃浦江,進兵鬆江,威逼昆山。

此時,蔣介石得報十萬日軍在杭州灣登陸成功,正分兵西取嘉定,北取鬆江,抄襲淞滬前線中國軍隊後路,軍心浮動。急令各部隊分為兩路,一路沿京滬線退往吳福國防線,—路沿滬杭線退往乍嘉線,各據吳福線與乍嘉線節節抗擊小鬼子攻勢。

我國各部隊自“八?一三”,以來,懷著必勝信念,在淞滬戰場與日軍鏖戰上百日,均被打殘,早巳疲憊。一聽說小鬼子在杭州灣登陸,渡過黃浦江上遊,侵占鬆江,向側後抄襲全都大吃一驚,沒等下撤退令,就紛紛棄重後撤,唯恐被小鬼子包圍。

此時此刻,數十萬大軍爭道,把經太湖北岸通南京的鐵路、公路,擠得水泄不通,早把各部隊交替掩護,依次撤退的命令置之腦後。

鬆井石根得報中國軍隊奪路西撤,大隊追趕不及,於是下令道:“現各師團派出輕裝步兵,組成追襲隊,以中隊、小隊為單位,日夜兼程追擊。要在中國軍隊西撤途中,東放幾槍,西射幾炮,廣布疑兵。使支那軍隊疑為被我軍包圍之感,就會大大地混亂,官兵分離,人馬相擁,不戰自敗。”

“嗨!”眾道。

我守軍退到吳福線,各甲長、保長早隨村民逃難,無影無蹤。因找不到甲、保長取鑰匙,無法打開各工事鐵門,雖有現成國防工事,亦是徒然。隻得不戰而棄吳福國防線,繼續西撤。到錫澄國防線,亦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