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新聞記者,冒險過蘇州河到四行倉庫采訪,非要見謝晉元不可。
謝晉元無奈,隻得會見。一見麵就問起四行倉庫守軍多少,謝晉元心想:“若論實數,連同迫擊炮排一起,守軍不過一個加強營共四百五十四人。但不能說明,以免暴露實力。”便誇張道:“守軍計一個團,約八百八十多人。”
謝晉元說話時,遠遠望見對麵樓頂上有笨蛋活動,就抄起一支三八大蓋子,推彈上膛,單眼吊線,略一瞄準,一扣板機,那名笨蛋應聲翻倒。讓記者歎服不已,連夜離開四行倉庫,趕寫報道,稱謝晉元如何神勇,彈無虛發;四行倉庫有八百孤軍,孤守危樓,皆能以一當十。自此八百孤軍守四行之說。
更有人編成讚歌一首,歌名為《歌唱八百壯士》,歌詞寫道:“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中國一定強,中國一定強,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場……”
將士受到鼓勵,愈士氣高昂,奮不顧身。第一天,便接連打退日軍四次進攻。
淞滬抗戰期間,有一支由我在上海的地下黨潘漢年、李克農、劉曉、張勁夫、趙樸初,還有剛被從監獄裏放出來的曹荻秋等人也在周恩來的電令下,積極組織和領導的童子軍,皆是中國少年男女,年不足二十。
自開戰以來,他們便與正規軍並肩作戰,槍林彈雨,出生入死,幫助運彈藥、送軍糧、救病員,活躍在各條戰線上。
當童子軍楊惠敏,得知謝晉元率八百孤軍堅守四行倉庫,死戰不退,備受鼓舞。遙見四行倉庫大樓彈痕累累,煙塵彌漫,大樓東、北、西三方位的建築物上,皆插有日本太陽旗,南麵公共租界內,又隔河插有英國米字旗,獨四行大樓頂上空空蕩蕩,心中特別難受,在坐臥不寧想了一計。
楊惠敏回到住處後,做了—麵青天白日滿地紅大國旗,當內衣緊纏在身上,再罩上童子軍製服,乘夜黑悄悄避開租界英國哨兵,溜至蘇州河邊。這個小英雄顧不得河水腐臭,也不顧小鬼子機槍火力封鎖,偷渡過河,越過馬路,沿鐵絲網被炮彈打開的缺口,爬進四行倉庫院內,再從後窗翻入。
謝晉元親到窗口把楊惠敏接住,看到惠敏送來的大幅國旗,流著淚水帶一班官兵向國旗和惠敏敬禮。
然後,謝晉元擦拭一下雙眼,哽咽地說:“你真是個好孩子,有國旗和你們這些愛國的青年在,中國亡不了!我代表全國軍人謝謝你!”說到這裏又用左手擦了一下眼淚,向一班長說,“快叫人人找來兩根竹竿,綁接成旗杆,待到曙光初現,在樓頂升旗!”
此時天色微明,日軍隔陣察覺動靜,槍炮亂射。謝晉元令士兵對射,壓製日軍火力,掩護楊惠敏過河,楊惠敏乘時飛步,衝過馬路,躍下蘇州河,潛入汙水,遊至對岸,方擺脫死神。
天亮後,旭日初升,蘇州河畔擠滿了中國人,紛紛隔河向四行倉庫樓頂的國旗致禮歡呼。又隔河高唱《歌唱八百壯士》。
當小鬼子看到後大怒,調來飛機狂炸,集中重炮猛轟,又令大隊步兵,繼續從東、北、西三麵輪番衝鋒,依然不能得手。
英雄的謝晉元與楊瑞符率官兵扼樓死守,機動靈活,專攻擊小鬼子的步兵大隊。惡戰至三十日,已接連打退日軍十餘次圍攻,斃敵數又近千,我守軍死傷,不到小鬼子的一成。
謝晉元還乘時鼓勵官兵死守四行倉庫,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就在這時,接到師部參謀長張柏亭電話:“老謝,現令你率四行孤軍,速離四行倉庫,渡蘇州河進入公共租界,到滬西歸隊。”
“好的!”謝晉元笑容滿麵地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