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帥張學良一到門外,就被劉家語等學隊隊員迎了上來,家語向學良敬禮道:“副總司令,我帶學兵隊一連人,把捉到的部分人員送到了安全地帶,現特奉命前來對老蔣進行外圍的保護工作。請張長官放心,我們一定確保委員長的外圍的安全,為統一抗日出力。”
“好!”少帥張學良一聽高興地向劉家語肩膀拍了一下,“謝謝!你們學兵想得真周到,真不愧是我手下的好學兵,你們一定會大有作為的!現就把委員長的身家性命交給你們了,一定別讓我失望!”
“謝謝少帥對學兵隊的信任!”劉家語打了一個立正,看著張學良帶人遠去。
話分兩頭。卻說“一二。一二事變”那天,西安、南京之間的電報已告斷絕。但還沒有什麼人發覺。直到下午一時正,戴笠那部分人馬同CC人馬互相交換這個情報,這才暗叫不妙。
陳果夫立刻搖了個電話給陳布雷:“現有無西安消息?”
陳布雷詫異道:“這是什麼意思?”
陳果夫:“現在不知怎麼發不出電報?”
“這個……是怎麼回事?”陳布雷聽到這個消息後,也是大吃一驚。
於是乎,大家隻好幹瞪眼,一籌莫展。
直到下午三點五十分,西安的電報來了,這才得知蔣介石被扣的消息,有如晴天霹靂。
半小時後,軍政部長也接到了西安通電,當時謠言紛飛,人心惶惶,中央委員齊集何應欽官邸,決定召集中央臨時常委會。會上,大家議論紛紛,莫衷一是。孫科道:“不要緊,不要緊,有馮副委員長在這裏,應當請軍政部長先生負起責任。”
軍政部長瞅一眼馮玉祥搖頭道:“這個事關重大,應當仔細商議商議再說。我看我們應該派飛機去炸西安,這才是上策!”
這個軍政部長為什麼主張“剿逆”、轟炸西安?這真是說來話長。想當年,軍政部長是原黃埔軍校的教育長,其地位僅次於蔣介石。第一次東征時,任學生軍團長,之後一帆風順,從第一軍副軍長、軍長、東路軍總指揮、浙江省主席、第一路軍總指揮,成為蔣介石手下第一員大將。
當寧漢合作時,蔣介石下野後,這個軍政部長也是促成蔣下野的動力之一。當時很多人顧慮到蔣下台後,其嫡係部隊無法統率,會出亂子,軍政部長則表示有把握,對蔣態度由擁蔣而變為擠蔣,於是蔣介石就不得不出洋。
但當時蔣介石揚言下野,無非是做一次袁世凱拒絕南下的老文章。
民國元年南北議和告成,孫中山辭職並向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為繼任臨時大總統,議定的條件是袁世凱到南京宣誓就職。參議院派蔡元培為特使到北京迎袁去南京就職,袁世凱多方推托。到無可奈何時即促使曹錕兵變,造成非袁坐鎮北方不可的局麵,因此孫中山及臨時國會即對袁遷就,允許袁在北平就職。
蔣介石這一次學袁世凱沒有學成,不得不快快下野,對軍政部長這口氣不用提了。
於是,蔣介石重新登台時,第一件事就把第一路軍總指揮部撤銷,擴大改組為第一集團軍。蔣自兼第一集團軍總司令,這個軍政部長則調為“國民革命軍總 司令部參謀長”,從此明升暗降,削去軍權。以後這個軍政部長曆任訓練總監、軍政部長,但始終沒有掌握實際軍權。這條冷板凳一直坐了這麼多年,西安事變開始,他的機會來了。
這個軍政部長是著名的親日人員,東京方麵為西安事變特地派去一個密使,要他如此這般。這個軍政部長想這個算盤打得響:如果因他積極主張討伐而把蔣救出來了,那他是救蔣第一功,如果因討伐而使蔣介石死在西安,則他又是繼蔣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