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上層路線(1 / 2)

曹操認真地聽取了李煥文關於娛樂圈對高八鬥集團的產業聯合封殺的彙報,又聽了聽李煥文群眾戰爭的思路,直搖頭。

“走什麼群眾路線啊?這是行不通的,群眾雖然明事理,團結起來力量大,但前提是他們要清楚這一切的來龍去脈。而我們現在的話語權狀況你又不是不知道,許多事情,壓根就沒法讓人民群眾知道,他們怎麼來幫呢?”

“那依你看,群眾路線不可靠,走什麼路線才合適呢?”李煥文也不得不承認曹阿瞞同誌,對現在的大形勢理解地很透徹,作為一個穿越者,沒幾天的功夫,就把政策吃得比自己這個土著還要透,這就是實力的體現啊。

曹操真是個天生的政治家!

“自古至今,發跡靠黎民,守成靠上層。現在我們這個時代正處在守成的階段,上層掌權的,逐漸由武將向文官過度。在這樣的背景下,無論想搞什麼事,都得堅決走上層路線!”曹操喝了一杯水,喘了口氣,接著說道:

“文官大抵來說,有這麼幾個特點:首先,怕死,膽子小,所以對外是以譴責為主,抗議為輔。對內,就是以抵製,取締,打擊某些言論為第一要務。很明顯,我們的這個集團走的是和諧的路線,不涉及那些敏感的區域,是不會跟他們有什麼抵觸的,這點是有利的,所以從根子上說,我們是有操作空間的。”

李煥文搖了搖頭,曹操這段長篇大論,洋洋灑灑一大篇,分析得句句在理。但是實際上呢,說了等於沒說。現在的娛樂圈,都是積極擁護領導,弘揚主旋律的,哪有人有那個膽子對著唱反調的?因此,在大家都一樣的情況下,根本無所謂什麼有利不有利。

曹操見李煥文有些不相信他似的,趕緊接著補充:“其次,文官善變。今天一個措施,明天一個主意,政策一日三變,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隻要我們能趁亂殺出,其實是很有機會的。你想啊,流行的趨勢每天都在變,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變到我們頭上來了呢?”

“你這是YY啊。政策雖然一直都在變,但都沒一個是為我們這些平頭百姓服務的啊。”李煥文搖頭歎道。

“讓說政策要為我們服務了?”曹操正色說道:“應該我們去適應政策嘛,你們後人不是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嘛。我們要去適應這個環境,就不要在意自己的感受,理想是一個脆弱的東西,在現實麵前,不堪一擊!”

“那我們具體怎麼去適應呢?”李煥文覺得曹操雖然說得在理,但在具體操作方麵,卻是一個字都沒吐露。

曹操輕咳了一下,朗聲說道:“說道這裏,就不得不說一下文官的第三個特點,也是最關鍵的一個特點——貪財!

當然,其實無論文官武官,都是愛財的,但相對而言,武官對戰爭和勝利的渴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們對錢財的欲望。不過現在這個環境下,基本已經沒有什麼武官了,我這幾天上網看了看新聞,我們對外是很和平的,這點與我當年那會不同。但我搞不明白的,他們既然不效仿我的做法,為什麼又有那麼多人宣傳和崇拜我呢?整天都有磚家在登壇講座,說什麼要用批判式的眼光看待問題,要用一分為二的眼光來審視我的曆史地位。我都有些搞不清楚了,你們這個時代的人,到底是想怎麼折磨我呢?”

“恩,這個。。。。。。阿瞞同誌,離題了!”李煥文這才意識到,曹操越說越離譜,偏題偏得厲害。他這些話,好在是單獨跟我說,要是讓別人聽見了,搞不好就加入河蟹大軍了。整天研究政治的人,可別犯什麼政治錯誤啊!

“好像是有點偏題,那讓我們回到正題,繼續討論文官的貪財。”曹操認認真真分析:“我聽說南宋時,有人問天下如何才可太平,嶽武穆曾說過一段話:文官不貪財,武將不惜死,天下就可太平。

我最欣賞的後起之秀,就是他了。但聽說你們現在有很多聲音在聲討他,要把他從民族英雄的紀念碑上拉下來?因為他打的人,現在都是自己人,他是在破壞民族大團結?我都鬧不明白了,你們這個時代的人,腦子裏想的都是些什麼深奧的哲學呢?好像是思辨的二分法吧,什麼都有理,什麼又都不完全爭取,我覺得你們實在是太有才了,佩服,佩服!”

“不要全屏攻擊!我是絕對支持嶽飛的!我相信絕大多數國人也是支持嶽家軍的!但是我們沒有權威性,不是磚家。”李煥文正色道:“你現在偏題越來越厲害了。請注意一下,這麼下去,遲早被河蟹。難道這就是你這個政治家的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