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昌國124年,天子昌仁帝。世稱稱仁君帝,昌仁帝仁慈睿智,愛民如子,輕徭薄賦,民心所向,天下敬之,故後世敬約仁君帝。這年天下一片繁榮之象,許久沒有戰事發生,雖北方胡人時常犯邊,但戰事一直不大。也就是些小打小鬧,不值一提。
大昌124年的日子到了陽春三月,正值桃花盛開時節,忽天降大雪。長城以南,嶺南以北皆銀裝素裹,好似人間仙境一般。
一隻浩浩蕩蕩的車隊從皇宮那高大的個城門中緩緩而出,禁軍開道,象征皇權的龍旗被一個個高大的近衛舉得筆直。後麵跟著一個腰跨大刀的內衛,他們是皇宮裏最接近皇帝的人,也是最忠於皇帝的人,個個都是百裏挑一的好手。內衛成正方行護衛者中間一輛八匹馬拉的龍車,黃色的車簾,漂亮且寬大的車身,連車轅也是金銀鑲裹。車頂的龍旗即龍頭向人們說明了主人的身份。大昌天子昌仁帝。
龍駕的後麵依次跟著許多華麗的馬車,裏麵是大臣或皇親國戚。龍駕後麵第二輛馬車內坐著兩個小孩。身著華麗,一為當今太子興光,一為皇子扶義。星光太子今年才十三歲,雖還弱小但隱有些成熟的氣息了。皇子扶義八歲,還是個幼童,正值最調皮搗蛋的年紀。
‘皇哥,你說父皇這次帶我們出來幹什麼呢?’年幼的扶義皇子望著窗外滿樹桃花調皮的問道。‘奧’一直在沉思的太子興光答道。‘今年是我大昌開國太祖皇帝誕辰160年,按著規矩這是要去祭拜的’
‘哦,那皇哥你知道我們太祖皇帝爺爺的事嗎,’扶義好奇的問道。
‘嗯,太祖皇帝爺爺一生征戰,最後一統天下,建立我大昌帝國。居功至偉,功高萬世。扶義,我們雖貴為皇子卻不能忘記太祖皇帝的功德,明白嗎’
‘嗯’扶義點了下頭堅定地說道‘父皇常講,生於皇家,不求問心無愧,但求造福造福天下臣民。我雖然現在不懂,等我長大後我一定會這麼做的,皇哥,你說是嗎。’
‘哈,我相信你。’興光太子微笑說道。‘謝謝皇哥’被哥哥誇獎,扶義的臉笑的更燦爛了。
龍駕內,當今天子昌仁君威襟正坐。身著杏黃龍袍,頭戴玉珠皇冠。身旁的皇後身著拖地長裙。頭戴鳳冠,正掀開車簾看外麵美麗的景色。臉上不是有甜美的笑容,昌仁君也不禁探過身去看。外麵正值桃花盛開,滿路嫣紅而在白雪的映襯下更是美不勝收。看看外麵的景色,再看看身旁的皇後,昌仁君不僅有些癡了,也不知是景美還是人美。
皇後依偎在昌仁君的懷裏,美目更似柔情似水。昌仁君也滿含深情的望著皇後。心裏不由想起了以前的過往。
那時昌仁君還隻是太子,每天都要隨父皇處理國政。有時常常要深夜才能休息,而那時皇後也隻是一個普通的宮女,昌仁君熬夜,她也要隨著。每當夜深的時候常勸他早點休息,日子久了,昌仁君便愛上了這個善良的女人。
‘哎,’皇後輕歎一聲,道‘皇上,當初我們在一起那麼難,現在有了興光,扶義兩個孩子,真是感慨啊,恍若做夢一般。’
‘愛妃啊,朕想起以前的事也是感慨萬千,先皇不同意我們在一起,我們曆經太多磨難,經受了太多坎坷才最終在一起。朕要好好珍惜你。’皇後沒說什麼,笑的更美了。
隻有經曆過心痛的滋味,才會懂得幸福是那麼的美好。才會更好珍惜幸福。
車隊還在徐徐前進,雖京城離太廟也就數十裏,但路旁不是有當地官員帶領鄉民跪在路旁,山呼萬歲。‘聖上有旨隨行官員禁軍不得驚擾百姓,違者杖五十,罰俸半年,’傳旨太監站在路旁朗曰。
當車隊過去後那些鄉民才抬起頭,心裏都無比激動,不少人都想這或許是自己一生見過最大的場麵了。
‘嗬嗬,皇帝真乃千古仁君啊。’第三輛馬車內,一老者扶胡說道。此人身著紅色官服,胸繡麒麟。這是當朝要員才能穿的,而此人就是當朝丞相。馬車內還有兩人,一似鐵塔一般,滿臉胡須的壯漢即一個相貌不俗,舉止高雅的少年公子。
‘哈哈,周丞相,確實如此啊,天下得此仁君,真乃蒼生之福啊。’說話的是那壯漢,身著魚鱗甲腳蹬威虎靴,威風凜凜。此人是當朝名將公孫正。
‘公孫將軍所言不虛啊,當今聖上英明仁慈,確實千古仁君啊。哈哈,身為人臣,輔佐這樣的明君,確實死而無憾。’周丞相邊扶胡便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