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中庸(1 / 1)

隻是,瑜兒說用辛彌,神不知鬼不覺,太醫也無轍,再加之以傳言,便可除去太後和三公主,也就除去了太子黨的兩人。不想那兩個小子竟然能查出辛彌,還能製出解藥。

翌日,清瑤在皇後處用了飯後,便隨同皇後去了太後的慈寧宮。

雖說太後近幾年一心向佛,不喜人多繁雜,但此次也是久別重歸,若是不去請安也說不過去。

清瑤母女到達慈寧宮時,太後早已起床洗漱過了,這是她在華嚴寺養成的習慣。

太後用膳時,是皇後親自服侍的。

太後無甚表情,周圍其餘人也皆是安安靜靜的。畢竟吃不言這樣的習慣在仕族高門一般都會遵守。

待秦嬤嬤將東西收拾完畢,清瑤幾人並未說多久的話,宮中其他有些等級的妃嬪以及公主也都相繼來了。

太後以不喜熱鬧為由並未接見,讓秦嬤嬤都打發回去了。眾人與太後並無親近之意,此番前來不過是走走過場,免得讓人抓住把柄。

淑妃看了看寂靜的慈寧宮主殿,轉身道,“太後既然不喜人多繁雜,我們便回去吧,怎麼說皇後娘娘與三公主才是太後娘娘真正的媳婦與嫡孫女呢,其餘人無論是和身份都不不能相比的,你說是嗎,貴妃姐姐?”

魏貴妃眼中一片笑意,似是未曾聽懂淑妃的冷言酸語。隻是那笑是否達了眼底也就隻有她自己知道了。

“嫡庶有別,古來有之,淑妃來自北庭,本宮原以為淑妃不懂得這些。如今既是明白,這嫡子與庶子之分,想來也是再清楚不過的了。”

淑妃聞言臉色甚是難看,自己是北庭堂堂親王郡主,如今卻要伏低做小,生的兒子也隻是庶子,心中自然便有一股無名之火,隻是如今,又無從辯駁。

魏貴妃說完,便帶著慕容幀瑜翩然離去,其他嬪妃為了不卷入這兩妃之爭也都早早避開。

隻留下淑妃一人在那兀自不平氣惱。

外麵如何,慈寧宮的人不得而知。眾人離去不久,清瑤母女也出了慈寧宮。

慕容幀瑜送魏貴妃回金華宮。兩人並肩走著。

“母妃方才那般提醒淑妃,想來以後她便會更加勤快的找皇後娘娘和兩位皇兄的麻煩了,隻是在我看來,淑妃連皇後的一根手指都及不上,不過是自取其辱罷了,倒時,說不定便會拔掉這個眼中釘。”

“隻要本宮在一日,淑妃基本也就無礙。除非她犯了大罪,皇後這些年看似對六宮甚是寬和,實質上卻把後宮把持得滴水不漏,不過是製衡罷了。”魏貴妃有些嘲諷道,可憐世人皆以為皇後賢德,寬和宮人。

皇後深知自己沒有皇子傍身,不足為懼,所以任由自己在後宮橫行,一方麵顯示賢德,另一方麵牽製淑妃。

“既然如此,母妃何不順了舅舅之意,與淑妃聯手,推二皇兄上位。”

魏貴妃停下來道,“瑜兒,你還是太年輕,這奪嫡之路凶險異常,太子雄才偉略,這麼多年來並無差錯,且還有三皇子這麼一個嫡次子以及顧太師府的幫襯,便更加難做了。你我身居後宮,以後這江山誰是主子對我們的影響並不大,你父皇如今健朗,我隻是想著如何為你謀一個好的親事。你萬不可動什麼歪心思,自古中庸之道錯不了。”

------題外話------

嗨,好久不見。最近實習有點忙,已經很久沒有碼字了。閑暇時間,歡迎找我嘮嗑喔,微博:楮梳桐。qq3226569136筆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