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玄空大師(1 / 2)

可出乎尹繼善所料的是,這玄空大師並不知道什麼賈士芳,不過他反而愈發好奇起來,好奇他是怎麼知道自己是異世而來的。

“既然大師不知什麼賈士芳,那您又是如何知曉我等是異世之人的呢?”尹繼善盤腿正襟危坐地詢問道。

玄空大師先站起身來走到佛龕前跪下磕了幾個頭插上三炷香後才轉過身來望著外麵天際說道:“十幾年前,我訪峨眉歸來,一回到雲心寺就見天之東北,有一紫氣東來,紫氣上有一道士一短發後生,直到第二日才漸漸消去,見此奇象之後,我就忙閉關潛修參悟,終於開了靈竅明白是有異世之物穿越而來,到如今基本上就知道你們的來曆去向了。”

“大師您說的太玄了,您才是真正的神仙,實不相瞞,據我所知,這個朝代還有兩個異世之物,不知您可否知道?”尹繼善很有興趣地追問道。

“一個是貧僧之後,一個是大人之侍女,那是最近的紫氣東來之象,隻是我那些日子正在潛修,隻聽我那法繼師徒說過”,玄空白須輕飄,流露出了一種滄桑神秘之感。

尹繼善聽他這麼說,更添一種崇敬之色,不過他更感興趣的是“貧僧之後”這四個字,因而他就興奮地問道:“‘一個是貧僧之後’?這麼說,大師莫非是愛?”

尹繼善還沒問完就被大師給阻止住了:“大人既然已經猜到了,何必再說出來呢,如今我已近百歲,隱藏於這南蠻之地,可不想再被人打擾了。”

“好吧,大師身份高貴,卻甘願獨伴青燈古佛,著實令在下折服,不過在下如今有個疑問,還得請大師解答”,尹繼善也不好揭穿他的身份,便想借此將心中的疑惑說與他,以看這位曾經的最高統治者如何回答。

“大人等異世之人一來,我大清自然已不是本來之大清,大人要改就改吧,隻要有益於此時黎民有何必在乎舊時規則呢,江山之大不是我滿人之私產,四海之闊也不是漢家獨有,隻不過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戲台子而已,大人要如何演大人做主就是了”,玄空似乎知道他要說什麼,沒等他問就說了出來。

“大師不愧是大師,早已參透其間道理,所以也就棄萬裏河山於不顧,自修於佛前,比起您的孫子,您可是明了多了”,尹繼善說完就想起了一件東西,可真當他伸出手指時才知道自己早已把它給了屠大海,心裏深悔自己沒有聽鄂陽的勸告把扳指拿回來。

“大人可是在想那枚扳指?”,玄空大師見他滿臉頹然,便漠然地問了一句。

“正是,這枚扳指,其實就是大師俗世之物,可被在下拿去做買賣去了,玷汙了大師之物,還請大師不要責怪才好?”尹繼善帶著歉意地笑了笑。

“那日我就看見了,不過那早已是俗物,大人丟了就丟了不必介懷,隻是貧僧還要叨擾大人幾句的是關於這大清幾大弊政之事情”,玄空大師愜意地笑著說道。

“弊政?那就請大師指明,在下日後定當銘記修正”,尹繼善本以為他真的達到了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境界,沒想到他還是擺脫不了一個政治家的習慣。

“貧僧離了帝位,以一行僧身份遍走於千山萬水親眼目睹之後才發現我原是一罪孽深重之人,我曾經的一點帝王私心卻害得萬千百姓受苦受累數十年;這第一弊政就是圈地之過,雖玄燁已禁,可未盡善盡美;二是文字之過,胤禛比玄燁更甚,這樣下去,我大清毀得不是一時之文化二是千古之文化,隻怕百年之後,夷人笑我華夏無智者耳;第三之過則是閉關之過,貧僧從前朝遺民口中得知當時海麵盛況後,深感我大清愚昧,若無四海皆開之魄力怎能得萬國之崇拜。第四則是捐官,官之廉是社稷之福;第五是“逃人法”和“投充法”,應眾生平等;第六則是關外之地不可為我滿人私產,應賜予我大清萬民耕作以解人口繁盛之饑,若不再遷關內之民去關外,隻怕我大清到衰落時,關外沃野竟被北方之虎狼之國吞食幹淨了,切記切記”,玄空大師說完就雙手緊合,閉眼不語。

聽得津津有味的尹繼善對他的遠見卓識很是敬佩,暗想著百年之後可不是皇田宗室之田獨占五分之一,賣官鬻爵成風,一百多萬關外良田竟失於沙俄之手,萬裏海岸僅有一十三行,愚昧無知成了大清子民的主要特征嗎,這些全被他洞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