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巧諫雍正(2 / 2)

弘曆悄悄朝尹繼善笑了一下就回過頭來說道:“啟稟皇阿瑪,兒臣參李大人不識抬舉、頑固不化、隻為自己一時清名不思萬民之福而且兒臣還查明李大人還空有清廉之名,實則是個大貪官!”

雍正雖然此時對李紱很生氣也很失望,但並不知道以什麼理由去要一個總督大人的命,如今聽他這樣說便很急切地問道:“哦,那你們倒是說說你們想朕怎麼處置他們?”

“啟稟萬歲爺,奴才一向是嫉惡如仇,所以奴才請旨讓奴才和寶親王一起去抄沒李大人的府邸,把他的髒銀抄出來才能讓天下儒林人士心服口服!”尹繼善這話一說一麵是在給雍正下套一麵是在告訴他,李紱殺了容易,但要重新掙回儒林人士的心可不容易。

“好,朕就準你們帶一千輕騎去抄沒他的家!”雍正似乎懂了他的意思,很自然地笑道。

“領旨!”弘曆和尹繼善一起跪下喊道。

尹繼善和弘曆早就商量好了,並不是真的查抄李紱的家。隻見他二人先來找到李夫人好好安慰一番才聽尹繼善細細勸道:“李夫人,我也不想查您們,您把你們家最不值錢的飾品交給我們吧。”

“最不值錢的,這是為何?”鎮定下來的李夫人有些不明白。

“本王也給說不清楚,總之,您要是想救李大人就得照本王這麼做”,弘曆嚴肅地說道。

李夫人見他著急地樣子忙行了個歉禮:“王爺息怒,府裏最值錢的就是妾身頭上的幾件銅製釵環了,其他都是鐵的,不知王爺要哪些?”

“什麼!這李大人好歹也是一任總督怎麼就這麼窮,夫人頭上的金色釵環都是銅的?”弘曆很驚奇地問道。

尹繼善從李夫人頭上拔出一支金釵放在燭光上燃了一下又把弘曆身上的金腰牌扯下來燃了一下說道:“王爺請看,您這純金的大內腰牌燃了這麼久都沒有變黑,而她這金釵已經成了黑炭般,明顯是黃銅摻和鋅等元素製成的,看來我們真的救錯人了。”

“是啊,難怪滿清王朝能夠運作兩百多年,都是有這些人在支撐啊”,弘曆不由地感歎道。

尹繼善和弘曆給府裏留了些數千兩銀票後就抬了些鍋碗瓢盆還帶著些李夫人的首飾連夜進宮複命去了。

“皇阿瑪,這些全是李紱的家當!”弘曆指著幾口大箱說道。

這個李紱還真是個偽君子,沒想到他居然貪了這麼多金銀。雍正心裏一邊暗歎一邊走過來開箱。誰知一開箱,雍正就變了臉色:“這就是你們抄出來的李家家產嗎,怎麼盡是些炊具!”

“不,還有他家最值錢的東西都在這個小盒子裏”,尹繼善捧出一精美的盒子稟道。

這李紱可真狡猾啊,為了留住清名居然不貪現銀子全變成了房契和銀票。雍正暗自驚訝了一下就忙命尹繼善把盒子打開。

“混賬!你們這是再玩朕嗎,信不信朕現在就可以治你們欺君之罪!”雍正已經明白了弘曆和尹繼善的目的,也知道自己完全錯怪了李紱,但他還是不願放下一個帝王的麵子所以依然顯得十分很生氣。

雍正狠狠地抓起一把熏黑了的銅製釵環砸下尹繼善,憤怒地轉過頭等著弘曆和尹繼善能夠立即認錯好給他一個台階下。

就在此時,尹繼善和弘曆早就跪下了。隻聽弘曆先磕頭說道:“皇阿瑪,兒臣有罪!兒臣險些害了一代清官,請皇阿瑪責罰!”

“奴才也有罪,奴才誤會了李大人,奴才該死!”尹繼善也伏地認錯。

雍正瞧了瞧這些熏黑的破銅爛鐵,心裏麵也些感動起來,努力地掉了幾顆淚才轉身來扶起二人說道:“朕明白你們的意思了,不是你們的錯,是朕一時糊塗了,以後要有事情可以直言不用諷諫,朕不是那種容不下的昏君!”

“遵旨!”弘曆和尹繼善相視一笑便立即回道。

“嗯,朕念李紱雖是一品大員卻清貧如洗,朕就免了他的死罪把他革職留用為編修《八旗誌》吧,另外再賜他黃金兩千兩,撐撐門麵吧”,雍正背著手略有所思地說。

弘曆和尹繼善忙謝過恩就往軍機處趕去了,等聖旨一寫好就立即去了刑部大牢把受盡刑罰折磨的李紱接了出來。

尹繼善剛救完李紱就被雍正急忙傳進了宮裏:“尹繼善,你在京城待的時間也太久了,江蘇發生了一些事情,你得趕快去替朕解決解決!”

“奴才領命,不知是什麼事?”尹繼善聚精會神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