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北美談判(1 / 2)

這兩天以來,英國湯姆斯上校跟著反抗中華帝國軍第三十二團的那個歲數也不大的法國後裔的團長走遍了他們團戰線的每一處。1(1)他本來就是個膽大包天的人,而那個法國團長呂瓦也是被火線提拔的行伍出身而對那些政治方麵的事情根本不懂的家夥。他巴不得向這個英國來的人炫耀他這個心愛的團隊呢,在這兩天的經曆以來,湯姆斯上校發現這個三十二團的確是一個精銳部隊,毫無疑問的他也會和自己在國內的相同團隊進行比較。這些反抗軍士兵普遍營養不良個頭消瘦,尤其是那些美洲土著人,瘦的和猴子一樣。但是這個團的新兵老兵明顯都經過了嚴格的訓練和實戰,每個團都有數十把中華帝國快槍,甚至還有少量的幾把中華拉栓式步槍,湯姆斯上校甚至還發現兩把中華帝國新式的自動步槍。這些先進武器都是反抗軍以遊擊隊的形式殺了中華帝國軍隊和那些武裝商團的戰士後獲得的,還有少量的是從一些中華帝國暗中的勢力手中買到的,可惜的是子彈稀缺。這些甚至還沒有裝備在中華帝國脅從軍軍隊中的武器的確是讓湯姆斯上校心癢難耐,歐洲所有國家都無法製造出這種無縫特種鋼管,更不用說裏麵的膛線技術。而經過了幾次作戰後,北美反抗軍的遊擊部隊被天上的飛機和地麵的正規軍、脅從軍、預備役部隊、武裝商團部隊、警察部隊等加起來足有一百多萬的兵力圍剿,導致所有的力量薄弱的遊擊隊都快把家底打幹淨了。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反抗軍才聚集起來退守到這裏,看到麵對如此強大數量的敵人,而且他們的武器還是如此的先進,湯姆斯上校就覺得略微有點英雄氣短。

湯姆斯上校也不得不承認,反抗軍他們的戰鬥意誌也還是相當地高昂,戰線才在這一帶穩定下來沒有多久。戰壕體係還多半都是臨時的,反抗軍的生活條件相當艱苦,這個冬天裏麵戰壕裏麵都是一尺多深的冰冷的凍成塊狀的爛泥。但是這些由英國人、法國人、荷蘭人、德意誌人、瑞典人、瑞士人、威爾士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猶太人和美洲的各種土著組建的軍隊官兵們都忍受了這一切。他們堅持在第一線很長時間沒有人來換防,沒有大量的支援,未來發起的大作戰當中他們毫無疑問還將是第一線的攻擊部隊。對於反抗軍的戰術湯姆斯上校也觀察得非常仔細,這些反抗軍作戰往往是避開正麵以側翼部隊進攻裏比較重,以防禦為主。

連上增援的葡萄牙、荷蘭、西班牙、法國、英國、丹麥西方六個國家“誌願軍”和“雇傭軍”的四萬多軍隊,反抗軍的部隊一度超過了十萬的數量,他們大軍主力放在一線正麵占據了大概五六公裏的一條戰線上進行防禦。除了五個團的預備隊之外,後麵還放有全體軍隊的一個加強旅和不少輜重勤務部隊。主力部隊隨時準備用來梯次抵抗或者逐漸投入攻擊的,這種戰術在麵對中華帝國軍隊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地攻擊的作戰中,勉強能頂住。其實這也是因為在李龍不願意付出死傷代價並且使用裝備落後的脅從軍進行主力戰鬥的指揮方式下,他們才能頂住的。要是李龍真的使用正規軍和預備役部隊的話,一旦形成優勢兵力和火力的壓倒性的力量,在付出一定的漢人戰士的生命的代價下很快就能消滅所有北美叛軍,但是李龍有它的考慮,他要將脅從軍進一步“犧牲”掉一部分,縮減一部分編製,他要為將來異族武裝力量減少和國家的穩定打算。而反抗軍現在的現實也決定了沒有可以迂回的側翼,這樣擺兵力也許是為了加強防守的韌性。偶爾也會爆一點小規模的戰鬥,雙方巡邏隊的遭遇,某一處製高點的爭奪,持續不斷的炮戰……。

戰鬥開始激烈了起來,特別是中華帝國脅從軍為了他們的大規模進攻做準備前線已經開始了積極的動作,漸漸拉平了雙方的戰線搶占有利的出陣地形,中華帝國脅從軍每天小規模的攻擊行動沒有間斷國。叛軍部隊的防禦戰鬥也沒有停止過,而湯姆斯上校所在的三十二團也毫無疑問要執行這樣的任務,夜間在明晃晃的照明彈的照耀下,在幾十門火炮對著對麵叛軍三十二團一塊占據了一個小高地的叛軍部隊狂轟一陣之後。穿著笨重大衣的中華帝國脅從軍士兵在吹號手的衝鋒號聲中跳出戰壕拉成一道道散兵線向前衝擊,白雪覆蓋的戰場到處都在翻漿的彈坑減緩了他們的衝擊步伐,中華帝國脅從軍的幾挺機關槍的火舌子彈出膛那種坑坑坑的重型機關槍特有的銅音,都在拚命收割著叛軍士兵的生命。就是一個標高不過二十米的小小山頭,這兩天夜裏每天都有數百中華帝國脅從軍戰士和上千叛軍士兵變成了屍體,但是第二天雙方總能有新部隊補充上來。叛軍為了防禦中華帝國脅從軍的大舉攻擊果然是下了最大的決心!但是他們的十幾萬軍隊每天都在急劇的減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