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可望在船上看見,也不禁嚇得臉色大變,忙大聲道:“開船,快開船。”
一個士兵答道:“孫將軍,李將軍他們還沒有上來呢?再等等他們吧。”
孫可望勃然大怒,道:“還等什麼?要讓咱們這一船的人都陪著他在這裏等死嗎?聽我的命令,馬上開船,知道嗎?馬上開船。不然的話,我就先宰了你。”
其他的士兵也不敢再和孫可望再爭辯下去,隻好砍斷了纜繩,搖櫓蕩槳,駛離了岸邊。
劉文秀和孫可望分兵之後,帶領人馬向山東兵殺了過去。而山東兵一見有敵人主動向自己衝殺了過來,也立刻站成三段連射的陣式,向著西軍開槍射擊。
這條道路並不算寬,並排大約隻能站下二十人左右。而山東兵的士兵顯然是經過巷戰的訓練,責負射擊的士兵分為二排,前排的士兵蹲在地上,後排的士兵站立,形成疊加射擊,而是釆用換槍不換人的方式輪射,而且在狹窄的環境中,西軍同樣也展不開兵力,隻能一隊一隊的向前衝,結果都無不慘死在山東兵的槍口之下。
經過了幾輪進攻,西軍終於發現自己完全就是白白送死,跟本就傷不到敵軍一根頭發,雖然是西軍中的精銳人馬,但在這個無情的事實打擊下,心理還是迅速崩潰了。於是都紛紛轉頭逃命。而劉文秀也接到了孫可望派人來通知,說以經搶到船了,讓他盡快趕去彙合,因此劉文秀也無心再戰下去,也隻好跟著敗兵一起逃跑。
好在這時孫可望的一行人殺開的血路尚未完全合隴,加上劉文秀帶領人馬一陣猛衝,到也並沒有費多大的力氣,就衝到了碼頭邊上。但也是恰恰就在這時,孫可望以命人砍斷了纜繩,駛離了岸邊。劉文秀等人隻能在岸也眼睜睜的看著孫可望站在船尾上的身影逐漸變得越來越小了。
氣得劉文秀在岸邊跺著腳,指著江水,破口大罵孫可望。而就在這時,身後的山東兵也殺了上來。眼看著再罵也無益了,劉文秀也隻好恨恨道:“我們再去找別的船吧,先逃離漢陽府再說,等回到武昌府之後,見了大王,我們再找孫可望算帳。”
雖然劉文秀想再找一條船逃離漢陽府, 但又談何容易, 因為這時山東兵以經從各個出口殺到碼頭,許多來不及上船的士兵紛紛都倒在槍口之下,而其他士兵也都紛紛向河岸邊退讓,被山東兵逐漸包圍住了。
而在江麵上,山東兵又連開了數炮,打沉了一艘小船,雖然放過了六七條船,卻成功的震住了其他尚未離岸,或是剛剛離岸的船隻。不過孫可望乘坐的那條船到是饒幸躲過了幾次炮擊,其中有一顆炮彈打到離船頭隻有不到兩丈遠的地方,衝起的水柱濺了孫可望一身。但還是脫離了山東兵的追擊,向長江對岸駛去。
其實山東兵的火炮數量有限,而且在江麵上,準頭更是有限,如果所有的船隻都不顧一切,離岸逃跑,到是有一大半能夠跑得掉。隻是現在對火炮、火槍的恐懼以經植入了毎一個西軍士兵的心裏,一聽到火炮、火槍的射擊聲,士兵們不僅都喪失了抵抗的勇氣,而且連逃跑的勇氣都沒有了。結果連船都不敢開了,離岸的船也又駛回岸邊,都隻能老老實實的策手就擒。
這時山東兵的兩個火槍團以經組成了一個半圓圈,將剩餘的西軍包圍在裏麵,毎一個火槍兵都平端著火槍,對準了包圍圈裏的西軍。而因為劉文秀也在岸邊,因此西軍的士兵們也本能都圍靠在劉文秀的身邊,把他當作自己的依靠。而劉文秀心裏也隻能苦笑,到了這步,自己又能去依靠誰呢?轉頭又看了看江麵上, 孫可望乘坐的那條船以經駛遠了, 劉文秀心裏還在恨恨的想著, 剛才山東兵的火炮怎麼不把那條船給擊沉呢?
就在這時,隻見山東兵陣中分出一條甬道,李龍從甬道來到了陣前,對著西軍的殘餘人馬大聲道:“你們著,我就是朝廷的大將軍,山東總督李龍。現在你們以經無路可退了,如果放下武器,束手就擒,我可以僥你們一條活命,如果繼續負隅頑抗,拒不投降的話,等著你們的,隻有死路一條,何去何從,你們自己選吧。”
劉文秀在陣中也聽得十分清楚,向左右看了看,道:弟兄們,到了這一步也沒什好說的了,抵抗下去,隻有死路一條,大家都降了吧。至於降了以後的生死,那就聽天由命吧。” 說著,首先把自己的佩刀扔在地上。其他士兵顯然都是以他馬首是瞻,見他這樣做了,也都紛紛扔下武器,束手投降。
李龍見了, 馬上又下令, 命西軍的士兵一個一個排著隊,從包圍圈中走出來,先搜查他們的身體,看有沒有隱藏著武器,然後指定地方,讓他們坐在一起,派人看押。因為這次投降的西軍士兵有好幾千人,一時還找不到那麼多繩子,因此隻能先把他們看押起來。
從包圍圈中出來的人越來越少,最後一個出來的就是劉文秀。其實從他剛才開口讓士兵們投降時,李龍就以經注意到他,顯然這是西軍中的一個大人物。因此在劉文秀走出來的時候,李龍親自將他攔住,道:“你是什麼人?報上名姓來?”
劉文秀道:“我乃劉文秀便是。”
李龍點了點頭,上下打量了兩眼,見劉文秀的身材頗高,比起自己,隻矮了少許,估計也在一米七五以上,到是生得眉目修闊,蜂腰猿臂,氣宇軒昂。李龍笑道:“原來你就是劉文秀?”
劉文秀也微微一怔,道:“你知道我嗎?”
李龍也沒有回答他的問話,道:“前天你們進攻江灘,從側翼襲擊之計,可是你想出來的嗎?”
劉文秀也頗為驚訖,道:“你怎麼知道是我?”
李龍仍然沒有回答他的問話,轉頭對胡同道:“怎麼樣,我說的沒有錯吧!前天的側翼襲擊之計,就是他想出來的。”
胡同苦笑了一聲道:“大人,我算是服了你了,你就是諸葛亮,什麼事情都知道。”
李龍也微微一笑,吩咐人先把劉文秀帶下去,單獨看管。劉文秀也覺得莫名其妙,被帶走的時候,也忍不住回頭看了李龍幾眼。
到了這個時候,漢陽府以經完全落到了山東兵的手中,李龍命士兵淸掃戰場,清點府庫和戰利品,並且安撫城中的百姓,山東兵是來解救漢陽府,會保障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不必但心,令商賈農夫,五行八作三教九流人等各安生業,尊紀守則,便可保平安。
漢陽府的情況比其他縣城稍好一點,現在城中大約還有一半的人口。李龍就在府衙住下。到了晚上,這一戰的結果也統計出來。
在攻取漢陽府的戰鬥中,山東兵一共隻損失了二十六名士兵,而斬首二萬二千餘級,生擒了六千五百餘人。不過畢競是攻下了一座府城,收獲也頗為豐畗,一共查獲了糧食六萬多石,麵粉五萬餘石,白銀十萬餘兩,另外還繳獲了馬匹五千餘匹,大小船隻三十六條,至於其他的刀槍武器盔甲什麼的,山東兵壓根就看不上眼,因此也懶得去統計,隨便一扔就不管了。
隨後李龍又下令,將劉文秀帶到大堂上來,自己要親自問話。
不一會兒,劉文秀就被帶上來之,李龍命人給他鬆綁,又讓他坐下,劉文秀也疑惑不定,道:“李龍,你到底打真對我怎樣,不妨直說吧!我劉文秀既以被擒,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李龍淡淡一笑, 慢慢道:“劉文秀,表字鴻遠,陝西榆林人,生於天啟元年,於崇禎三年從張獻忠為寇,轉戰於秦、晉、豫、楚,臨敵陷陣以勇猛稱,人稱“小柴王”,軍中稱“小尉遲”。現為張獻忠所封安西將軍。這些都對嗎?”
劉文秀聽了,也不禁大吃一驚,道:“這些事情,你是怎麼知道的?”
李龍接著道:“你不用問我是怎麼知道這些的,我還知道,你喜讀兵法、《資治通鑒》諸書,有文武才,雖在賊寇軍中,但獨以寬慈著,攻破城池未嚐妄殺,遇士紳百姓必設法保全。嘿嘿,到是一個好心之人,隻是可惜,卿本佳人,奈何賊呢?”
劉文秀“哼”了一聲,道:“不從賊又能怎樣,我十歲時父母雙亡,家貧如洗,這些都是官府害的,我如果不從賊,那就隻能一心等死了。”
李龍笑道:“說得到是大實話。” 但他立刻臉色一板,道:“但你從賊之後,又都做了些什麼?又使多少人和你一樣,父母雙亡,家貧如洗,隻能一心等死呢。”
劉文秀聽了,也默默無語,雖然他為人寬厚,平時盡力保全一些無辜的百姓。但張獻忠做的濫殺無辜的事情實在太多,而且絕大部份都是當著劉文秀的麵做,但劉文秀明知不該,卻也無力阻止。
李龍見劉文秀不說話,又道:“劉文秀,如今正逢亂世,其實以你的才能,正是英雄有用武之地,建功立業,出人頭地的時候,但如果你一直跟著張獻忠混,是沒有前途的。”
劉文秀當然聽得出來,李龍以經有很明顯的招攬之意。要是劉文秀不動心自然是假話,因為現在他還是一個默默無聞之輩,能夠被李龍看重並招攬,劉文秀心裏也頗覺得意。因為李龍的年紀雖然和他差不多大,顯然以經功成名就了。不過劉文秀還是搖了搖,道:“是官府把我逼上這一條路的,我是絕對不會投靠官府。何況有些官府的作為,比我們做賊的也強不到那裏去。”
李龍笑道:“官府之中,也有好有壞,別人不說,但我的山東兵你總該聽說過吧!我們絕不會欺壓良善百姓,胡作非為。人馬所到之處,秋毫無犯。”
劉文秀道:“我承認你確實是一個好官,隻可惜在朝廷中好官的,都是做不長的,我看你要麼就是被朝廷迫害而死,要麼也會和我們一樣,從賊造反。”
李龍也不禁哈哈大笑,道:“說得好,但你怎麼又能斷定,我隻有這兩條路可走,說不定我還有第三條路可以走呢?”
劉文秀凝視看李龍,又過了好久,才道:“李大人,你的心意我以經明白了,但八大王與我有救命之恩,我絕不能棄之而去。”
李龍點了點頭,笑道:“很好,知恩不忘報,不離不棄,重情重義,我果然沒有看錯你。如果要是你立刻就投降了,我反到會看不起你。不過我今天所說的話你記住就行了,那一天你想通了。可以隨時來找我。” 說著,又命人將劉文秀帶下去看押起來。
”
孫可望逃到武昌後,張獻宗才知道逃回來的人還不到二千人,三大大軍,全軍覆沒了。無奈的情況下 ,張獻宗決定放棄武昌,往東南方向的南昌府逃。
而李龍早以得到消息,首先率軍埋伏在張獻宗逃往南昌的必經之路。張獻宗殘餘的二萬人馬,如何是十幾萬精銳部隊的對手,不到一個時辰,張獻宗的部隊就剩下不到五千人了。眼看著往南逃跑沒有指望了,就像退回武昌繼續負隅頑抗。結果卻把李建泰的十萬追兵趕上。五千VS十萬。。背後還有十三萬。、。。戰鬥細節不用明說。山東兵在損失了20人的情況下,全殲張獻宗部。俘虜張可望,張獻宗。
李自成被俘,部將全部被殺,張獻宗,孫可望被俘。。劉文秀在再三考慮的情況下,決定還是歸降了官軍。至此李龍的南下剿匪之戰可以說完滿結束了。領地從山東省,河北省。一舉擴大到了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六個省。人口一億多人。在俘虜張獻宗的六千俘虜全部坑殺。一個不留。
李龍一麵發信往京師報捷,一麵安排將領在湖廣,安徽,河南等地駐軍。然後將湖廣交給李建泰駐軍打理。這也算是李龍對李建泰的絕對信任了,當晚李建泰就感動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心道一定要好好為李龍守好湖廣之地。大軍勝利返回山東地。